每次看印度电影都会有一种打强心针的感觉——被社会蹂躏的底层小民偏不信邪,没有可能就去创造可能,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像我这种间歇性对自己失望的人最需要看到“希望”,特别是那些人物传记类的奋斗故事,不仅能给心灵补充能量,还能激发斗志。
这周末上映的《印度女孩》就是典型的励志类现实题材电影,人物彪悍,剧情跌宕,音乐震撼,尤其考验耳朵。
同样是围绕女运动员的成长经历来展开故事情节,这部电影中的板球女将是自驱型的,主动为了热爱板球的爸爸去苦学苦练;而《摔跤吧爸爸》中的摔跤女将是外驱型的,是被望女成凤的爸爸逼着苦学苦练。
她们都成长在重男轻女的社会环境中,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从小到大遭受过不少歧视和冷眼。但她们并没有认命和躺平,而是通过艰苦的训练和比赛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最终既为国争了光,也帮助家庭走出了经济困境。
这部电影的主线是讲述女儿作为世界冠军的成长过程,支线是讲述父亲为守护农业和土地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女儿在赛场上的成功和父亲在生活中的失败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同样是为自己所信仰的东西努力打拼,得到的回报却截然相反,令人唏嘘。
虽然女儿作为世界冠军的奖金足以帮父亲还债,但农村中还有许多和父亲一样靠天吃饭的人无法解决生计问题,有的人走投无路,干脆用农药把自己解决了,有的人甚至连农药都买不起。
正因为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不回避社会问题,甚至击中要害,才更让人信服和喜欢。以我多年观影的经验,认真走群众路线,真心为群众发声的电影,是绝对不会被群众抛弃的。
我向来喜欢印度电影的直白和坦诚,就算采用大音量和强节奏来“虚张声势”,就算演员的喜怒哀乐全挂在脸上,从表情到动作显得浮夸和情绪化,但只要主题和内容足够硬核,其他都是浮云。
俗话说越缺什么就越炫耀什么,但印度的电影工作者们正好相反,往往越缺什么越毫不避讳地展示给国内外观众看,不管是贫穷、落后、愚昧还是腐败,绝不手下留情。
但也有人并不喜欢这类反映社会现实的电影,觉得平时生活都累得够呛,不想在大银幕上继续体验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尽管他们的生活处境比电影里的主人公也好不到哪儿去,说不定还更糟糕一些。
就像这段时间的爆款电视剧《人世间》,因为剧情亲切感人、贴近现实,讲的是老百姓自己的家长理短,看哭了不少观众。但还是有网友表示不会“自讨苦吃”,觉得看脑残剧更解压。
在这个充满多元化需求的时代,每个人都有看或者不看某个影视作品的理由,喜欢就看,不喜欢就不看,确实没必要委屈自己。
反思我对影视作品的需求,难免有些偏重口味。以前一度对恐怖片感兴趣,追求精神刺激,后来发现真实的生活比恐怖片还刺激神经,就越来越偏爱现实题材的作品,不仅能从中找到心理安慰,而且能享受到精神胜利的愉悦感,顺便还给自己壮胆,鼓励自己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别人那么难都能扛过去,你也应该做得到。
《印度女孩》也好,《摔跤吧爸爸》也罢,不是每个人都能靠某种特长或者具有某种特长的子女为自己打漂亮的翻身仗。大多数人就像电影里的村民一样,一辈子都在为生计奔波,一旦遭遇不公平的待遇,连为自己发声的机会都没有——即便有也很难被人听到。
社会舆论向来偏爱强者和赢家,喜欢听他们谈论成功之道,而不管他们是否为了粉饰自己而胡说八道。
记得电影快结尾时,教练说的一句话特别有意思,人们认真对待游戏,却以游戏的心态对待现实(具体台词可能有出入)。生活中没有那么多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某些人的失败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并非都是个人原因导致。
其实回避问题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很多问题哪怕是被更多人看见,也是有意义的。媒体曝光是一种渠道,被拍成影视作品也是一种渠道。相信真正生态健康的社会既不会只为强者(赢家)提供话语权,也不会只让少数人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