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公司食堂中午吃大棒骨,吃完买了几个回家,冻在冰箱里准备周末吃。
到了周末,我已经在头一天晚上将大棒骨解冻。老公正好在厨房做饭,于是我告诉老公,把大棒骨放在蒸锅里面蒸一下,就可以吃了。
饭菜上桌,我发现大棒骨上面的肉吃起来非常硬,于是随口问了一句:
大棒骨是用蒸锅蒸的吗?
老公也随口说了句:
是的
我感觉不对,悄悄来到厨房,发现蒸锅放在置物架上面,根本没有使用。
我回到客厅,又问了老公一次:
你确实是用蒸锅蒸的吗?不是用微波炉热的吧?(好吧,我承认我质问的时候可能口气比较生硬)
老公立马拉下了脸,一脸不耐烦地回复我:
先用微波炉热了一下,又用蒸锅热的。怎么的吧!
我当时也有些生气,没好气地告诉老公:
孩子比较喜欢吃公司酱的大棒骨,但是公司酱得比较咸,用蒸锅蒸一下,一方面不会那么咸,另一方面把肉再蒸烂一些孩子嚼得动。你用微波炉热的话,肉比较咸不说,孩子根本嚼不动。
接下来,家里的气氛就凝固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031807/7bf66b5d700738ec.png)
事后想想这件事,觉得自己虽然话说得在理,但是为什么最后会造成大家都不开心的结果。
突然联想到了之前《罗辑思维》上面的一期节目。
2015年罗胖生孩子,请樊登老师来讲《联盟》这本书。
在视频的后半段,樊登老师讲道,很多领导整天抱怨员工没有执行力,很多人希望通过培训来提升员工的执行力,但是花大价钱请老师来讲执行力,结果却收效甚微。
到底是为什么呢?
老师给出自己的见解,外面但凡请老师来讲执行力,主要讲的是什么?讲员工应该心存感恩,讲员工应该使命必达。听课的时候热血沸腾,但是听完之后,通常最多坚持一个星期,然后就又恢复原状。
员工的执行力根本不来自于培训,员工的执行力来自于领导的领导力。如果一个领导有足够的领导力,员工的执行力就自然会上升。员工的执行力不够,是因为领导的领导力有问题。
他举了一个例子:
日本人给员工布置工作的时候,至少要说五遍:
第一遍:麻烦你帮我做一件某某事
第二遍:麻烦你把这件工作重复一遍。
第三遍:请你说一下我让你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第四遍:做这件事会不会出现意外,出现什么情况你向我汇报,出现什么情况你自己做决定
第五遍:如果让你自己做这件事,你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吗?
这时员工做出来的事情,可能能够更接近领导想要的。这叫执行力的提升。
但是我们更多的时候,是下面的情况:
-
员工问老板工作,您看这事怎么做?老板不耐烦。怎么啥事都问我?于是员工不问了,自己做
-
员工自己捣鼓完,把结果告诉老板,老板急眼,这是我让你干的吗?你胆子够大的,不问我就敢自己做决定。员工彻底蒙逼。
怎么做都没有执行力,怎么做怎么错。
很多老板布置工作的时候最常说的一句话,不要让我再说第二遍。
他们总是希望员工一个眼神就明白了
但是员工又不是老板肚子里面的蛔虫,怎么可能一个眼神就明白。
回到大棒骨上来,对于家人,肯定不能像日本人一样凡事交待五遍,否则更不利于家庭和谐。
但是,如果我提前和老公说好,孩子喜欢吃这个大棒骨,用蒸锅蒸一下,肉没有那咸,而且比较软烂,孩子会更喜欢吃。
听到这些,我的老公会怎么做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