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庄公名寤生,是郑国第三任君主。寤生就是难产的意思,因其出生时难产,他妈庄姜可能被折腾得在生死边缘走了一回,所以在心里留下的阴影面积特别大,一直也不待见这个儿子。后来庄姜又生了小儿子“段”,就一直偏爱郑段。后来庄姜就在她老公郑武公掘突吹枕边风,让小儿子郑段继承郑国国君。可是郑掘突比较有正事儿,一直没同意她的请求。
终于郑寤生还是顺利的等上了国君的位置。可屁股还没坐热,他老妈就找上来为小儿子郑段要封地,第一次要的是“制”这个城市。郑寤生没答应,制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让他妈选其他城市,于是庄姜选了“京”。京是个大城市,比郑国的中心小不了多少。估计郑寤生可能不好再拒绝,于是就答应了。郑段就成为了“京城大叔”,并且开始积蓄力量,扩大自己的实力。
郑寤生的幸福一家人对这个事,郑国的大臣们不干了。大夫祭足以及家里人公子吕都来提醒郑寤生,给郑段这么大的地方,还放任他胡作非为,你到底想不想坐国君的位置了。郑寤生一脸懵逼的说,没办法啊,我妈要这样,我不能不做啊。郑寤生还创造了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
终于,郑段觉得自己羽翼丰满,获悉郑寤生要外出,准备与庄姜里应外合,攻打郑。郑寤生提前获得了消息,做好了充分准备,让公子吕带200辆战车攻打郑段。京邑的人也背叛了郑段,郑段跑到了鄢。郑寤生继续跟到鄢,击败了郑段,于是郑段出奔共国,这事儿才算结束。郑段在共国终老,再也没有回到过郑国,所以又被称为“共叔段”。
这就是春秋中记录的,“郑伯克段于鄢”。春秋称“郑伯”和“段”,意思是郑寤生没有哥哥样,郑段也没做好弟弟,“克”是说两个法人主体之间的战争,这就是春秋笔法。
-2-
对这个故事,一般都认为郑寤生隐忍不发,欲擒故纵,是个老奸巨猾的角色。看郑庄公的一生,也确实是春秋早起非常厉害的人物,他在中原地区,周旋于齐、鲁、陈、蔡等过之间,长期与宋、卫进行着战争,也被称为春秋一小霸主。可是仔细看一下时间年限,觉得这其中有问题。
郑寤生出生于公元前757年,郑段出生于公元前754年。公元前744年郑武公去世,郑寤生继位,此时郑寤生只有13岁,郑段只有10岁。13岁的小孩能有如此远见,能看到制邑的重要性,而不封给郑段,并有足够的手段建立情报系统,对郑段和庄姜的所作所为清楚的了解,太了不起了。而他弟弟郑段,在10岁的时候就开始阴谋夺取君位,也是非凡人物。这兄弟俩都是少年老成啊!
所以,我觉得可能郑寤生当初的决断或者身边大夫出的主意,或者是庄姜做主,直接分封了京邑给郑段,而郑段也是在身边大夫的安排下正常的履职而已。庄姜如当初就有意让郑段叛变,其实想办法直接做掉郑寤生更容易一些。再精明,郑寤生也不过是一个十多岁的小孩而已。
多半是郑国基本都支持郑寤生继位的正当性,庄姜没有办法也只好认了,不过她也为小儿子争取了一块不错的封地。
后来随着兄弟两个人长大,郑段依靠着一个大都市,逐渐积攒实力,并控制了周边部分地区,开始有不臣之心。郑寤生可能也始终觉得郑段的实力太强,尾大甩不掉,需要想办法做掉郑段。于是两个人其实开始了暗斗。
周朝是封建制,天子封诸侯,诸侯封大夫,各个层级都有自己完善的行政系统,可以算作独立王国。进入春秋时期,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不再是恪守周当初的价值观,各自坐好自己的位置。诸侯开始把周天王当做牌位供着,已不再重视周王室。比样学样,实力强的大夫有会有自己的小心思。
郑寤生和郑段也不是春秋的孤例。晋国在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其叔在曲沃。曲沃也是富饶强大的城市,其后五六十年里,曲沃公几次杀死晋国国君,终于在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成为晋国国君。再后来还有齐国相田和取代姜齐,成为田齐的故事。所以,郑段就如祭足所说,在一个超规城市里,必然会思考取代郑寤生的。
郑段谋反是公元前722年,当时郑寤生以35岁,郑段32岁。这时候两个人正年富力强,郑段觉得自己有实力向郑寤生叫板。再怂恿自己老妈帮助自己,可以里应外合搞掉郑寤生,所以才下决心,进攻郑寤生。只是郑寤生一直有所准备,技高一筹,直接消灭了郑段。其实如果此时郑段不除,必将成为郑国以后的麻烦。
-3-
说郑段10岁就开始筹备叛乱,郑寤生13岁就开始惯着他弟弟和老妈,这可能有点勉强。十几岁小孩这么有心机,还有这么大的能力,可能性太小了。
春秋开篇为鲁隐公元年,正好是郑伯克段那一年,所以郑寤生之前的记载是空白。但他不可能闲着,郑寤生应该也在周转于中原各国之间,相互攻伐,只是还没有正史的记录。如果郑寤生这样忙,也不可能总是时时刻刻看着郑段,而郑段也迟迟没有动手,前段时间可能暂无想法,后段时间可能准备不足。
而庄姜也不会是从开始就一门心思怂恿小儿子谋反,只是看到了郑段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又翻出了当年郑寤生出生是造成的阴影,就又帮了小儿子一把。如果庄姜对儿子偏心到如此地步,对郑寤生一点都没有母子之情,郑寤生也不会想办法和他妈黄泉相见,和睦如初。
历史就这么回事儿,谁说的都不一定是真的,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就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