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子,今天满17周岁了。早上的一份面放在他眼前,吃了一半后,又让他吃了一个鸡蛋,我按我妈给孩子过生日的传统,给我的娃吃了16次这样的生日早饭,一周岁是否这样吃,我不记得了。生日的早上,依旧看着他淡漠的表情,一点欢快都没有。而这样的神态,我已看了许久了。
十七年前的今天,是十月怀胎的分娩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感觉啊,怎能用语言来描述。过完了那道坎,不知不觉中,我这个妈,明年就步进五十岁了。
足足近1.84米的个头,帅气的模样,却夹带着有一股忧郁的气质,天生的,不是被我这个妈虐待出来的。相反,我是极尽了爱。
头胎生子,已经32岁了。从早折磨到近午夜,却差点把他生到产房的厕所里,始料不及的发生急产状况。身边却一个亲人都不在,孩子爸还在公司加班。等他出现在医院的走廊里时,已经听到那穿破幽暗的婴儿的啼哭声,他的直觉告诉他,那是他的儿子的哭声。那个时辰,偌大的一个三甲医院,就他一个降临人间,爹没听错。
当时,产房里待产的我突然想如厕,刚坐在产房坐便器上,突入其来的一阵强痛,让我无法忍受的开始嚎叫,惊动了正要入睡的助产护士。她发现我的状况时,立即把我送回床上,一检查,瞬间急呼:“天哪,这产妇孩子的头都快出来啦!医生,医生……”。而医生睁开朦胧睡眼嘟哝着,怎么可能!这个产妇明天也够呛能生。继而发现不对,职业反应很快,立即利落的应对,并对我说:就看我一剪刀侧切下去,来决定孩子的出生时间。而我因剧痛已无法发出声音,心里暗骂:废她娘的话啊,还有心思幽默,快动手吧……
当把粉嘟嘟的肉团团和我都料理好了,医生问我说:“你这是生头胎”?我回答是。“不可能啊,头胎哪有急产的?你这可吓到我们了……”。“真的,这个哪能胡说呢,也许我天生装娃的口袋口松呗……”,我开玩笑回答。缝完了侧切口,那种一样难忍的疼痛止住了,我就立马有了开玩笑的力气了。
世间有一种最奇妙,最神仙的轻松感觉,那就是当胎儿脱离母体的瞬间。泰山压体的剧痛忽然消失,身体轻松到几乎感觉不到体重,哗哗流淌的汗水如壶口决堤,一泻千里,所有的沉重,疼痛,和胀满要爆裂的感觉,瞬间消失,这瞬间的感觉,没有经历过自产生育的人,一生一世也无法体验的到。
儿一落地,我的生活就拐了个急弯,向着他成长的路奔去。从此,我变成孩子妈了;从此,我自己变的不重要了;从此,我不再认真打扮自己;从此,厨房剁菜版的声音不绝于耳;从此,不记得北京的夜晚啥感觉了;从此,夜晚少有安稳觉可睡;从此,吃饭开始狼吞虎咽的;从此,变成半个儿科医生;从此,推拿按穴的事天天不忘;从此不敢自己出远门;从此旅游变成怕丟娃的紧张……生娃对一个女人的改变,简直是翻天覆地,不容置疑。
这样的生活,有郁闷,却更多的是快乐。
见他如笨熊般第一次翻身,我乐哼一曲;听他牙牙学语时,我有猜谜般的愉快;看他能够独立坐起来时,我激动的蹦蹦跳跳;等他能够拉着我的手,蹒跚着挪出一小步时,我有了什么叫惊喜若狂的体验;他能够大声甜甜的喊妈妈时,我喜泪珠光般凝结在眼眸;当他的认知清晰而迅速时,这股聪明劲让我沾沾自喜;当他……无数的喜悦,伴我在他成长的日子。看着眼前一天天,一年年长大的他,我窥探到生命是如此的神奇,而我和爸爸,就是他生命的始源。
于是,教养的责任是不敢轻视的。至他上幼儿园时,还不到三岁,我对他便有了言语引导,开始立一些规矩。
见人要有礼貌;吃的玩的要懂得分享;小朋友间有矛盾要忍让;口不可以吐脏字;对老人和比自己小的孩子及小动物要有爱护心;要诚实不能撒谎;不要浪费食物;不可以贪食垃圾食品……至今,我都认为,这一切不是给他画圈设限,而是为了他良性成长施予的教导,面临儿童常见常犯的小错误,一旦发现,都给予指正,甚至不乏严厉。但绝不实施体罚,看他那不暗世事的小脸,一双童真懵懂如水清澈的双眼,我不舍得那幼嫩的皮肤被强暴。
但现在回过头来看,不让孩子、不许孩子犯错,也是过于教条了,虽不体罚,但偶而过于凌厉的指责及批评,他可能不能够稳稳消化,小小心灵,也在承受着巨大压力。尤其当他有了委屈, 又不懂解释,大人又没有站在他的角度明晰是非,他便会郁郁不乐。而这做家长的,哪个会智慧成先知,完美到一点瑕疵没有,洞悉分毫呢?
养娃的路途,就是边学习边醒悟边调整方向的向前奔。可以说,一路跟头把式的跌跌撞撞,没少受折磨。但当父母意识到一些教养方式方法不得当时,往往都是事后了。于是,某段时间内,自责,后悔,焦虑情绪,简直如浪潮般的袭击着父母的内心。
从幼儿园到小学,再至升初中到此际高二下,我最艰难的心路历程,是从高一下学期始至现在。这一年半,母子关系出了问题。原因出在他对学习的极度懒惰态度,甚至不信仰学习是辅佐人生的重要法则,某种意识里还蔑视现在的教育(当然,他的敏锐,让他发现了学校在教育上体现出来的不尽人意处,这说明他有特立独行的思维,但因此而产生的颓废借口,却是孩童的幼稚)。因此,我穷尽自己的观点,费尽了口舌,说教于他,甚至动用家长权威管理他,但收效甚微。一时间,家里失去了安宁,硝烟四起。
记得初三开始,因为我对手机的严格管理,导致他开始为了全权获取手机的使用权,同我展开斗争,我俩斗智斗勇中,我无奈的一步步妥协着。这个时候,别人家的孩子为中考在努力拼搏,而我们,好像忘了中考的严峻,因机器而战斗起来。因此,我自信绝顶聪明的孩子,为了一部手机,就丧失了把握中考主动权的机会。手机斗争白热化之前,儿子是大量的阅读书籍,尽管大著作不多,书写通畅这方面是收益颇大。但手机一到手,注意力就不受控制的转移到网络江湖里了,文化课,也就完全丟脑后了。
临中考前半年,因为文化课丢落严重,从小到大没上过补习班的孩子被我和他爸强迫补习,但没多久就发现,他根本不配合补习老师,于是只能放弃。
继而娘俩在考前两月时,又不靠谱的打起考央美附的主意……至今回顾这个过程,感觉简直就是个不走脑子的笑话!
央美附全国第一轮统招考试时,我们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全家一起陪他去考试,到了现场才发现,全国各地的考生如云般聚集在一起,听着那些家长们的交流,我才傻了眼,才发觉,我们一家幼稚成笑话了。大多考生,都是封闭训练近一年啊,加上之前的功底,人家是几千个小时的画工。而俺家老大,从初一下学期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混混社会办班,吊儿郎当的,到临考前一个月的专业班训练,统共加起来不足四百个小时啊,功底怎能对垒抗衡?
但没想到,考试结果,他竟然还算挨点边。因此便做梦参加央美附北京中考统招考试,反正还有一个月时间的训练,没准就摸进门了?到了这个时候,我们都没明白,想考央美附,得去符合人家画风特点的培训机构接受训练啊。
中考结果可想而知。但一年没咋学文化课的他,文化课分数在这批考生里还算高的,而专业考试结果,也可以进个二类美术学校。从小到大,第一次,我感觉到了他因考试不如意而失落,发榜的头几天,他坐落不安,如热锅里的扑棱蛾子。
看着他那个样子,我和他爹想,基于中考这个教训,高中阶段应该会懂事,会努力了吧。于是爹为了多给他留一条后路,帮他选择了北大青鸟系的私校,我也看中了北京生可以进贵州的宏志班的条件(此班高考分数都六百以上)。因中考的两次美术考试,他坚定了美术方向,他爸的这个选择,既不影响他学美术,也预防他一旦放弃美术,还可以正常高考,我心想,在贵州班,贵州生的刻苦总会影响到他吧。但没想到,这只是父母的单方面的意愿而已。
高中开始的头仨月,表现真不赖,我也抛头露面积极参与校事。每每遇见同班的北京学生,会跟我说,阿姨,我们班有希望跟贵州学生拼的,就是您儿子……这话听的我喜滋滋的。初三这大半年的劳心,值了!
然而,三个月的学习热情,渐渐褪去。让我的心,慢慢的又跌进了黑洞里。后来我发现,他根本就不想去面对学习的压力,心里能找出很多读书没用的理由来说服自己逃避现实。他把多余的精力转向了民族问题(学校里有藏族班),开始观察学校的一些不文明的、让他不舒服的现象,并用他犀利的笔头子对此进行讽刺和批判……
于是我要一次次去面对这些麻烦。于是我被这已经渐渐高大的孩子激怒了,爸爸的温和以待,也激怒了我。
我质问他,不读书给自己今后人生做铺垫,是想以后有老可啃?是想以后要打力工?以后……以后……甚至,我动用了武力,仿佛我眼前的人,不是那个长着一张可爱的脸的孩儿,而是一个心灵怪诞,满身披挂荒唐的懒兽……我想击打出他的意志。
一场,两场,三场的……争斗后,我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平静自己。一次次问自己,为什么要养孩子?为什么老天要把这样的孩子送给我?那么聪明,甚至可以说特别聪明的孩子,为何就不信仰书本了?究竟哪里出错了?为此,我一遍又一遍的从他幼儿园时开始回忆起来,找各方面的原因,可哪里有原罪可以判定呢。
有时又琢磨,为什么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来背负,是做父母的一定要死命挖掘自己,甚至,要是不从自身上找到些问题和错误,便不会放过自己呢?难道孩子与生俱来的性格因素和自觉的醒悟力没有问题吗?
比如懒惰,比如仰仗自己聪明便耍起聪明……学习中耍聪明得逞的事,很多,这月物理五十多分,下月稍用点功,就80多分。很多这样让人无可奈何的事会发生。明年就高考了,目前他却还像游魂一样晃荡,急了我问他咋想的,怎可以这样游戏未来?他会回答说,没到时候。我真想跟他说,难道那些用功勤劳的孩子,都是傻子吗?他们是在浪费时间吗?
我更坚信勤能补拙是真道理,因为我看过太多人因聪明却反被聪明误的下场,所以我经常想,如果大儿子他是个愚钝但勤奋的孩子多好啊!真真的叹气无奈。
而经过这近两年的磨砺,最近的我,开始不再过多的反复质疑,过度的忧虑了。开始阿Q精神安抚自己了。
我怎能断定现在的不理想,就一定是代表孩子输掉了人生?也许,他的人生只是会多些波折而已,而所有的波折,说不定却恰恰是帮助他去深刻领悟人生,探索更有价值的生活的法宝呢,一切皆有可能呢,毕竟人生有无价值,看的是一个人的总和力啊。
除了学业问题,他没有道德品质方面的陷落,相反,他走在人堆里,绝对是个文明的孩子,这点,我自己是认可的。人品在,事情就没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我为何要因眼前的问题而变的那么悲观呢?学业不理想,不是因他无能,相反,我能看到他有思想,也有小才华,怎知他以后人生就无光辉?我不能着急下结论,我应该温柔的去看以后,去耐心等待生活让他改变。我如是的安慰自己,去平复诸多眼前的无奈。
尽管因为我的着急,我的管教,我的数落,让他对我有了戒备,为此我伤心,我偷偷泣哭,为他对妈妈的不理解而难过,但我怎能就因此去断定他不懂母爱?我应该相信时间会让他明白一切的。做为妈妈,我该学会宽容。我这样的劝解着自己,让自己安下心来。
磕绊到今天,大儿子已满十七岁。和他斗嘴,我已经需要仰起视角了。无序的笔行至此处,忽然想起一首歌,歌名叫“十七岁的雨季”。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能知道这首歌的不多,八零后九零后是熟知的。旋律在脑际回荡飘忽时,一下子让我泪奔了____当我还是小孩子……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年纪,什么样的欢愉,什么样的哭泣……。
我也曾走过十七岁,可岁月如梭,转眼,我的孩子,也十七岁了。而此际,我忘了他给我制造的麻烦和我为他的担忧,由心的感谢他能够成为我的孩子,让我成为母亲,让我经历了他的成长,让我品尝了做为母亲的千般滋味。此际,我心里竟然一点埋怨都没有了。
心里渐渐安静下来的这半年,我发现他对脸及其在乎,对穿着也着迷,我想也许是谈恋爱了吧?也开始特别爱钱,这也不是坏事吧,钱哪里来?现在靠父母,那未来呢?也许他能够多想想呢。反正从我这,没有必需,没有合理的理由要花钱,我绝对不惯他,俩字:不给。我信任他不会出去坑蒙偷骗,这个绝对!
对他很多的我不恭维的其他行为和想法,我尽量劝自己不掺合,反正不会出要命的事,就当是他在诸般实验和体验吧,我管好吃吃喝喝就好。
但有时也很想跟他聊聊高考的出路在哪里,可是一见他那副已把岁月搂在了怀里,世界已踩在了脚下的不屑神态,我便止语。怕一张口,会显我无知,搞不好又堵我一嘴。
还有时我会去想,来到世间的所有的孩子,也包括我,其实都是属于人类命运的共同体,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只是起到了抚养和代育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所谓父母,是本能的倾注了“爱”,但就因为一个“爱”字,便使父母这个职业苦乐参半。
爱孩子,本身没有错,但也许爱的方式有时会出错;或许若干年后,又忽然发现,曾经以为的错,其实不是错,只是当时没搞懂,没看明白而已。
眼下的我,还能想明白的一点道理是,我因为“母爱”为孩子去着急上火,但我却无法因为“母爱”二字,去左右孩子的命运,孩子的未来,其实并不属于我,真真的是不属于我,我无法去为他做主,我也做不了主!我属于自己的父母吗?不,不属于。我的人生是父母来做的主吗?不,不是。但我之所以在乎父母,完全是因为他们给予的生养之恩和付出的爱。所以,一切释然,释怀。
可做为妈妈,因为爱,我还是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努力前程,努力为自己拼搏出一个自由的人生!如果我能够看到他的人生开花结果,那于我,是这辈子的莫大幸福。曾经他往我心里塞的所有苦楚,都会化为甜蜜;曾经他放进我心里的美好,都将会化为光芒送我进天堂。
也许我命短看不到,或看到的是他悲催的生活,那又与我有何关联呢?尽管我会因为“爱”而心疼,但那也是他自己的命运啊,谁都知道,那掌握命运的人,只有自己啊!
儿子十七岁的生日,我,感慨万千啊。儿子十七岁的生日,我,做顿相对丰富的晚饭,我把祝福放进这顿饭食里。
所有的以后,我就安静的等吧 ,等待属于他的那朵花开,等待着听那朵花开时的声音。
还有等待的余地,就好。

网友评论
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首先是写小说, 如果你不是名家, 那么你写的小说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开头。 好的开始是 成功的一半, 很多人看到前面几百字觉得不好看就不会有心情继续看下去了。 因为看小说本 来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别人不是做研究,一个繁琐枯燥的开头是不可取的。
很多刚刚写作的人总是会想在小说的开头就交代清楚一些事情, 剧情的需要?其实这是不必 要的,一开始就要引人入胜,交代的事情可以慢慢穿插在小说正文的里面。
2、人称与性格
一半新手都喜欢写第一人称, 其实这是不对的, 第一人称的确开头很简单, 但是写到后 来就会越来越难写, 因为在一部长点的小说, 第一人称是有很多局限性的, 比如要交代文中 的我没有看到的事情, 我不知道的内幕等等, 这需要一定的技巧把握, 第一人称小说最忌讳 的是一下子我啊我啊,一下子又来一段事外人的口气介绍一些。这是不可取的。
性格方便要塑造好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 很多人喜欢把主角当作完美的人, 这也好, 那 也不错, 这样做的特点就是主角回变得没有特点。 应该抓住主角一个特点而着重描写, 这个 道理和业精于专是一样的。想要什么都抓住反而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3、伏笔
想要小说精彩还是要靠剧情,剧情的精彩就要靠伏笔了,但是伏笔一定要安排的巧妙, 明伏和暗伏我就不多说了。 很多人写作都是写着写着就来了一个突变, 这样是不对的, 读者 会极其反感这样的情况出现。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牵强的伏笔, 这也可以说是找伏笔, 比如你 现在写到后来觉得不怎么精彩了, 想要加料。 就看自己前面的章节, 觉得有些地方可以当作 伏笔, 然后就在后面加情节。 这样找出来的伏笔根本不能算是暗伏, 太牵强的感觉会让读者 觉得你穹庐技穷。
挖伏笔要从文章一开始就挖,如果是长篇的话解开第一个伏笔的时候就要挖好第二个, 解开第二个就要挖好第三个以此类推。这样情节才精彩,读者才会喜欢。
4、内容和大纲很重要
正式的作品一定要给自己做一个大纲出来, 根骨好了作品自然好看, 很多新手没有大纲 的习惯,都是一边写一边想,这样往往到后来都不知道该怎么发展了。 除非你是高手, 要么 要是列一个大纲吧。
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以写的时候只能说作者没有观察生活, 其实很多有趣的事情是可以 写进小说里面的,现实加上适当的文笔润色就是绝妙的内容了。
不管有没有大纲的情况下,只要是发表了的作品千万不要弃坑,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以上说的小说写作都是正剧的, 其他的可以借鉴亦可相通但是其他还有其他的各种特性。
如果字想看更多的技巧,请关注我。
作为一位旁观者来说,想说几句或许不太中听的意见,希望您作为一位母亲能够理解。
其实在我看来从开始下笔千言的时,就注定了自己把母爱捆绑在您孩子幼小的身心之上,从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您是一位渴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陪伴他走过风雨的母亲,但是完全没有意识到您已经把家长的个人意愿强加给了他。
爱的方式有很多,但是你却恰恰缺少了理解,宽容,和鼓励和支持自己的孩子,或许您到现在还不清楚为什么他会如此冷淡对待自己的母亲,因为您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完完全全把他的意志给否认掉了,当他处于青春期有了自己对待学校教育和对民族问题的见解时,你并未能及时介入并正确引导他,把一些正面和负面的情绪化解掉,这就是他对你有不解的地方,日积月累母子间形不成良性沟通,他也就会放弃与你去分享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
看到最后,其实您有在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时发生的问题,其实我们家长应该和孩子换位思考一下,就是我们能否完全代替孩子进行决定,他可以有自己的人生道路轨迹,完全臣服于家长铺垫好的道路选择时,家长们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孩子有不同兴趣爱好时,没有鼓励只是否定,久而久之,他会得不到理解产生负面情绪,这种情况并非一朝一夕所产生的影响,更多是习惯控制和反驾驭,希望您能真正学会倾听,倾听他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作一位孩子真正意义上的朋友,而不是用权威和武力去对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