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效应里常见的框架有很多,“获得~损失”框架,医学上的“存活~死亡”框架等。
举个“存活~死亡”框架的例子,医生告诉你,做手术你有90%的存活率,你是不是挺开心,决定做手术了?但是医生告诉你,做手术有10%的死亡率,你还挺开心地决定做手术了吗?
其实这两种表达都是同样的意思对不对?但我们人类就是对于不同的字眼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存活正面的开心,死亡负面的担心。
这就是框架效应,我们人类就是这么不靠谱,一些小事无所谓,遇到重要的事时,我们应该让框架效应为我们所用。
再多讲一个关于是否同意捐献器官,体会默认选项的力量的例子。可不可以叫“默认~动脑”框架?
两种调查问卷,一种是不同意捐献的话,写下理由,什么都不写默认捐献。一种是同意捐献的话写下理由,什么都不写默认不捐献。你认为哪种问卷同意捐献的多?事实就是前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