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传(3)
经过四次反围剿之后,整个中央的中心已经转移到农村是既定的方针了,甚至整个中央都已经无法在中心城市停驻,而是在农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尽管不断的受到质疑或是挑战,但是争分夺秒的进行经济建设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这也是体现毛在经济工作方面的第一次全面的体现。其实整个工作原则基本上是差不多的,这点我还是挺佩服的,因为基本上没有特别的采用任何经济理论,而是仍然想法设法的团结尽可能多的群众,例如贫农、中农,还增加了一个:富裕中农,这就包含了基本上95%的群体。因此如何去尽可能的将目标扩大,满足尽可能大的需求,这是工作的关键。这个目标对于毛来说就是人数,而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没有办法做量化,但是尽可能去做大,一切的工作都是以这个为前提或是方向,这是毛的工作原则。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红军的人数已经增长到了8万多人,已经成为了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武装。如果同比的话,应该是一个走群众路线为核心策略的:-D券商,这是他的发展战略。这个时候一个以高端个人为客户群体的大券商决定进行大规模的围剿活动,主要的策略就是限制他的发展市场的空间,但是这其实是有一个问题的,因为你可以限制市场,但是无法限制需求,如果你不能满足这方面的需求,这块市场其实很难守得住。但是其实就这么简单,你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求,让所有人都感到满意。如果我是公司,蛋糕足够大我只要满足一部分我就可以够吃了。政权也很类似,你要为谁服务,你要代表哪些人们的利益?因此不仅仅是个人,无论公司还是政党,都是一群应该有相同价值观的人形成的团体。对这个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刻一层。
突如其来
什么都是突如其来的,手机也奇奇怪怪的好了,假期也意料之外的结束了。很多人还在享受这最后一天的假期。我挺喜欢这种感觉的,别人都充满自信的看待自己、看待别人,这种落差会让自己总是有一份不满足感,告诉自己还是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空间可以开拓。离开了饭桌,尘归尘,土归土。
有的时候甚至→_→整个人生都是虚幻的,这是哲学问题,在这里不做考虑。如果你没有价值观,那么就没什么真假可分的标准,一个没有价值观的人,没有就是他的价值观,那也同样不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价值。现在去想一些实际的东西,也越来越喜欢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聊,节后的工作基本上部署完毕了,我会留一些时间和精力放在今年重要的两个大事上,剩下的就继续应付这些突如其来的吧。
05年,06年,07年,08年,09年,10年,11年,12年。最近看了不少老年代的谍战片,我们是想象不出来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特别是在没有希望的开始。也断断续续的继续看着传记,没有信仰和价值观,肯定是会游离的。现在大部分的情况或者个体就是这个样子。有的时候其实什么都没有,就是凭着一个简单的相信,可以一路走下去,并且走出一个有希望的明天。突如其来的结果并不意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