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食,真的适合我们吗?
根据民政部最新统计,中国目前有超过2亿单身成年人,其中包括超过7700万独居成年人。这些独行侠,平常都喜欢一个人吃饭吗?
人在世间,不过是饮食男女,拖着一天三次被清空的胃在旅行。再清高的人,都摆脱不了身体饥饿感对我们的敲打和发问:饭否,饭否,应是鸡肥鸭瘦?
若求果腹,不难。但真正美好的进食,是让我们郑重其事地打理一蔬一果,观看其在锅碗瓢盆中的魔术。因此真正的“肉食者”不鄙,亦能远谋。
近年来走红的日系美食片,就是重点描写“美食家的想法”。前有应季而作的《小森林》,后有“深夜鸡汤”之《深夜食堂》,一人一瓢一食,刻画出平凡日子的高光时刻。
但看多了这些孤独的美食家,心中难免添一道苦涩。他们或远离喧嚣的城市,或拒绝热闹的白日,待到全片看完,最记得的反而是店主的一句:“人世间,流浪人归,亦若回流川,不要轻视人生啊。”
乍一看是禅意十足,但这并不是美食给人类最原始的感受,因此纵然美食让人垂涎,但余味寥寥,未免冷清。
热闹,才是中国人吃饭的样子
在中国,美食家的形象就不太一样。如果说日系美食擅讲一个人的故事,那中国的传统美食就擅讲一个大集体的情意,从孩童的小零食到隆重的家宴,多半洋溢着热情又实在的烟火气。
同时,每一道中华菜的背后都隐藏着大学问,正如林语堂在《论肚子》中说:“凡是动物便有这么一个叫做肚子的无底洞,这无底洞曾影响了我们整个文明。”
汪曾祺有一辑书,专门记录家乡的食物。他说家里“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端午节到了,午饭就需吃“十二红”,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等等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再待到下雪天,家里就熬咸菜茨菇汤。
此后离家偶尔吃到一碗,就会想起家乡的雪。这是食物给我们最宝贵的记忆,咸菜或许咸到发酸,茨菇或许依然苦涩,但就是会让人念起一家子在雪天里捧着大碗,哈着热气“呲溜呲溜”喝汤的快乐场景。
此外,最有趣的食物,也总是留存在孩童时代的回忆里。汪家在水乡高邮,盛产咸鸭蛋,孩子们会小心翼翼地敲破“空头”,吃完后蛋壳也不舍得扔掉,洗干净装在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的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
待到夜晚,一窝小孩抓了萤火虫装进去,再在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就在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美曰其名为“鸭蛋络子”——这,是整个水乡对美食的创作,也是集体童趣所在。
可见,中国人所认同的饮食之美,不在避世的深山里,也不在不足十平米的四方小店里,而是要与亲友围炉共饮,酣畅淋漓地吃出一身热汗,再享受大快朵颐后的饱嗝。
与万千素昧平生的人,一起进食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打碎了中国的小家庭格局,与家人吃饭变成了一个世纪难题。
但这不等于中国的饮食氛围变得冷清,如今在社交平台上,可以看到很多创意十足的“美食家”,他们与千万粉丝在一起,浓缩出中国美食文化的时代缩影。
抖音上也冒出了许多美食博主,通过自己创意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变得有趣、生动,与他们一起进食变成了一种生活情趣。
你的创作,可能正在改变世界
这是热闹的中国美食文化,在网络时代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些厨神的厨房更能体现出中国人丰富又直接的情感传递,他们随心所欲的创作,也可以看到中国人对美食倾注的持久热情。
很多人通过短视频学会了做菜;也会有人被美食治愈到,到了饭点,就会想起“按时吃饭”。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喜欢以食会友,用吃来传达自己的思想文化内涵。但在这个时代,正是有了他们这样一群创作者,不仅让美食文化得到新的升华,更将无数陌生人通过自己的作品连接到了一起,在新时代发掘出了食物背后新的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