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品历史读书
乐由天作,礼以地制——礼乐制度下的西周乐舞

乐由天作,礼以地制——礼乐制度下的西周乐舞

作者: 大安琪儿 | 来源:发表于2020-12-11 19:10 被阅读0次

《礼记·乐记》说:“乐由天作,礼以地制”,“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万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周公制礼作乐就是希望用礼别人,用乐和民,使整个西周社会既能尊卑有别,又能和睦融融。

西周的“乐”包括乐德、乐语、乐舞以及乐理。《周礼·春官宗伯》记载大司乐的职责为:“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六舞教国子:《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乃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这一段话涵盖了乐的内容、作用及其使用方法,可以说是对西周乐舞的基本概述。

其中“中、和、祗、庸、孝、友”为乐德。《礼记·乐记》说,乐舞和乐器只是乐的末节而非根本,其根本则为德。“乐由心生”,乐是德的体现,故以不偏不倚的“中”、中节的“和”、庄敬的“祗”、恒常的“庸”、尊老的“孝”以及团结兄弟的“友”,作为乐应体现的德。

“兴、道、讽、诵、言、语”是乐词的六种形式:托物言志为“兴”,直言其事为“道”,微言刺讥为“讽”,以声节之为“诵”,发端为“言”,答复为“语”。

“六舞”是颂扬六代圣主的舞蹈:《云门》和《大卷》是歌颂黄帝的乐舞,象征他的德行像日出云卷一样;《大咸》也叫《咸池》,是歌颂尧的乐舞,象征他的德无所不施;《大韶》是颂扬舜的乐舞,表示他能够继承尧的圣德;《大夏》是歌颂大禹的乐舞,表示他的德能光大中国;《大濩》是歌颂商汤的乐舞,表示他的德使天下皆得其所;《大武》是歌颂武王的乐舞,表示其德能成就武功。乐舞又分为文舞和武舞,执盾牌而舞的“干舞”与执斧钺而舞的“戚舞”皆为武舞;执长尾雉羽毛而舞的“羽舞”和执牦牛尾而舞的“牦舞”同为文舞,以象征百兽率舞。此外根据《周礼》记载还有持五彩缯而舞的“帗舞”,以五彩为羽象征凤凰来仪的“皇舞”以及仿效四夷来朝拜周王的“人舞”。

“六律”指由黄钟等六种乐器演奏的节律,称为阳律;“六同”指大吕等六种乐器演奏的节律,称为“吕律”,也称为“阴律”。阳律与阴律合称为十二律。“五声”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八音”指金(钟)、石(磐)、丝(弦)、竹(管)、匏(笙)、土(埙)、革(鼓)、木(柷)八种乐器。

周的统治者认为,这些音乐在郊庙前演奏可以致鬼神,赐给诸侯可以和万邦,用在乡射可以谐万民,用在燕饮飨食时可以安宾客,用在四方诸侯方国来朝时可以愉悦远方的客人,还能使鸟兽也一起欢歌乐舞。可见乐的功用非凡,既可以祭祀天人鬼神,又可以合同万民,愉悦宾客、远人,使一切在礼制之下,又可以各得其所。

“礼乐相须为用”,有礼的地方就一定配以乐。礼以祭礼为重,乐亦如此,而且根据祭祀对象的不同要用不同的乐。《周礼》记载:“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乃奏大蔟,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祇;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韶》,以祀四望;乃奏蕤宾,歌函钟,……”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除了祭礼用乐之外,具有军事演习性质的射礼也用乐,且根据级别不同而用不同的乐。

西周的礼是等级社会的标志,乐也一样,是等级身份的象征。不同等级的贵族所用的乐也有严格要求,如乐舞规定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古时乐舞的行列,1行为8人,称为1佾,天子用8佾即有8行共64人。传说东周时,礼崩乐坏,诸侯大夫僭越礼制的事常有发生,如鲁国季氏本应该只用4佾,而僭礼用了天子的8佾,孔子闻听后气愤地说道:“是可忍,孰不可忍!”就是说连这种僭越王制的事都忍心做了,还有什么犯上作乱的事不会做呢?

除了乐舞人数有规定外,乐器的使用也有严格规定:天子“宫县”就是四面都悬挂乐器;诸侯“轩县”则去掉南面以避王,悬三面;大夫“判县”又去掉北面,悬左右两面;士“特县”就是只在东面或阶间悬挂。1978年,湖北随州发现了的曾侯乙墓,墓葬中的乐器陈列情况,和《周礼》所说相同:墓室的西南两壁悬挂着编钟,北面悬挂着编磬,这正是诸侯“轩县”的实例。

西周之世,乐与礼都是等级身份的象征,又是和同万物的至德之音,富有深意。而到了春秋以后,随着礼崩乐坏,民间出现的郑、卫的新乐,因其行伍杂乱,奸声淫溺,男女混杂,尊卑不分,所以被君子称为“靡靡之音”。

相关文章

  • 乐由天作,礼以地制——礼乐制度下的西周乐舞

    《礼记·乐记》说:“乐由天作,礼以地制”,“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万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周公...

  • 陶寺遗址的乐器——尧都陶寺(中)

    3、陶寺乐器 中国是礼乐之邦,乐以载道,所谓“周公制礼作乐”,是说礼乐制度是西周初年周公姬旦制定的,但其实礼乐制度...

  • 《古乐之美》读书摘要

    引子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 ...

  • 周礼与中国古代社会

    周礼是指周朝的制度,包括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礼乐制、国野制、工商食官等制度。井田制是西周土地制度的统称,土地的...

  • 诗礼乐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说,人的修养,由《诗》启蒙兴起,由礼而卓立,在乐完成。 孔子以诗书礼乐...

  • 诗经与周文化

    周代实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西周时期达到顶峰。为巩固这一政治制度、维护王权地位。周代实行礼乐制,从而形成特有的礼乐文...

  • 与人交往从作揖打躬开始,做文化自信的中国人!

    揖礼起源于周代以前西周初,周公建立了各项典章制度和礼乐制度揖礼开始大行于天下基本姿势为相见双方将两手相抱放在胸前互...

  • 我读《春秋左传》之礼乐

    汉民族不擅即兴歌舞,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大概与中国悠久的历史传承有关。西周时代的礼乐制度,直接把音乐舞蹈与礼制挂钩...

  • 仁寿德音代代传,敬贤爱民护国邦——品读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雅乐起自周朝的礼乐制度,泛指宫廷的祭祀、朝会、燕享、仪仗等活动的乐舞,作为歌功颂德、礼乐教化的工具,乐舞艺术的地位...

  • 21天充电行动第十三天——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是周代建国初期由周公制定的用以维护等级制度的一项措施,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第一课内容。 礼乐制度——在西周用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乐由天作,礼以地制——礼乐制度下的西周乐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cs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