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上学年对孩子们的了解,根据各班学生情况,我大概将孩子们归为四类,以下是我总结的分类目标和对策。
第一类:拔高型,即英语学习能力和求知欲很强的孩子。这些处在每个班的“金字塔”顶端,每个班不超过五名。这类孩子很善于倾听,作业完成较好,上交作业积极,学习习惯好,自主性强,积极主动,他们对课本知识不仅能轻松掌握,且扎实牢固,能轻松应对期末考试。对这类学生,在检测完他们确实对课本无知识盲点后,我鼓励他们积极进行各种课本以外英语知识的拓展,将精力更多的放在难度更大挑战也更大的英语学习中。下学期,我会提前与这些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得到家长的支持后,允许这些孩子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将“个性化教材”带进课堂,尝试在英语课堂中,将这类孩子的座位安排在一起,让他们安静学习适合自己的内容。在操作过程中,我会不定期检测这些孩子的学习收获,如发现自制力差、没有达到自主学习的预期效果的孩子,会降为即将提到的“第二类”。
第二类:稳定型,即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不难发现,这类孩子占各班的大多数。他们“人多势众”,这类孩子,要向课堂30分钟要效率,应注重课堂知识的掌握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而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打造好“稳定型”学生将带动整个班的学习气氛,他们和“拔高型”孩子将一起营造该班良好的学习氛围。表现优秀者可升级为“第一类”。
第三类:待进步型,即提升空间较大的孩子。这类孩子自主性和学习习惯较差。主要表现在不会听课,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主动性差,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学习缺乏信心。这些孩子是需要教师重点关注的,并积极与他们进行沟通。特别是要做好与这些孩子家长的沟通工作,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学习情况,及时反映孩子们在校的表现情况,做好家校共育。积极转化这些孩子向第二类“稳定型”迈进。
第四类:棘手型,即每个班所谓的“问题学生”。这类孩子每个班都有一两个,属于极其特殊的。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有可能是家庭,有可能是长期的学习习惯,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他们当中,有些只是自己不听课,但不会影响到课堂纪律。但有一些为了博眼球会影响其他孩子的听课效果和课堂。总之,安抚、转化这类学生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和家庭给予他们特殊的关心和教育。
当然,这种目标只是面向我自己,便于我的课堂管理及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在次分享出来,目的在于供大家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