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比比皆是,子女孝顺不孝顺,看父母的命。
不是说父母无条件的爱和付出,子女就会回报。
忘恩负义的很多,如果自己受不了这个局面。那就是福州古话说的,大桥头的水喝的不够。
福州人普片认为喝闽江水人会聪明精明,所以我认为,做父母的无保留的爱子女,竭尽全力培养,那是责任,至于子女怎样不用考虑,有精力有精神,特别是子女成年后父母多爱点自己,这样不容易受伤。
具体说就是,子女要求你做什么,你能帮就帮,不能就先顾好自己,不要麻烦任何一个人,不要看任何一个人脸色,自己要强大起来,这样包括子女在内没人敢欺负。
记住自己善良,不代表别人也一样。
福州俗语说宠猫上灶,宠儿不孝。棍棒底下出孝子。
现在都是太宠了,因为我们小时候没有获得什么父母爱,所以怕小孩受委屈,宠。
结果他们成家长,我们成孩子。
我现在不管这么多,首先自爱,他们有要求我能做就做,不能就说身体吃不消。
家长要自爱一点,强势硬气一点,孩子也会怕。人性共同弱点欺软怕硬。
一个人在世上扮演看不同的角色,要扮演好每个角色很不容易。但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矛盾总会发生的。
很多人的亲身体会:不要多管闲事,人要自私一点,不要把心思放在娘家身上,要管理好自己的小家,要过得轻松一点。
前几天,一位同事闲聊:昨天中秋,我哭了一晚上,我养的女儿住着离我不足15公里,同一个市里,一句问候、一个月饼、一个水果、一分钱都没有给我,太薄情了?我尽心尽力以命培养的研究生当了医生,却以这样的冷漠对待我这孤老婆子。
我想,她为什么会哭呢?
换种想法:养育孩子付出精力、金钱,那是你的选择,不是她的选择,所付出的代价都是你自愿的。
现在孩子大了,她有自己的事业,没有啃老这就很好了,你也解放了。
平时互不打扰,你有时间、精力、经济许可,节日里叫他们回来吃饭,没有就各自安好,总算可以为自己活了,快快乐乐过好自己的余生。
我身边还有一个同事,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儿媳也是清华大学毕业生,现在美国。
他每次遇见我,都把小孙子照片给我看,我看他手捧手机笑眯眯的,不愿关掉手机。
我就问他:你去美国看孙子了吗?
他说:去了。
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夫妻俩人换班去美国,上半年他去,下半年他老婆去,现在孩子慢慢大了,不用他们去了。
我说想了可以视频,他说不能随便看孙子,影响学习,还得看他儿子他们的有时间,不能随便打扰他们。
生活环境和教育发生变化了,有些去了国外,思想西化,会反思父母过去的教育有哪些问题,想自由想独立,不想父母过多关心和打扰。
人不可能让自己以外的任何人满意,包括儿女和父母。所以该放手时就放手,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