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8 自控力训练:5-9章复盘

作者: 乔惠Joy | 来源:发表于2018-10-19 21:24 被阅读71次

    第五章  为什么我们误把渴望当幸福?

    2001年,斯坦福神经科学家布莱恩(Brian Knutson)发表了一份实验报告,证实了多巴胺会促使人们期待得到奖励,但不能感觉到获得奖励时的快乐。

    什么会刺激我们的多巴胺分泌?谁又在控制着我们的多巴胺神经元?

    和有保证的小奖励相比,我们的奖励系统面对可能获得的大奖会更加兴奋。它会促使我们去做任何可能获奖的事。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宁愿买乐透彩票,也不愿意把钱存到银行里,赚取有保障的2%的利息。

    多巴胺同样也刺激了压力荷尔蒙的释放。结果是,当你期待目标时,你也感到了焦虑。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渴望的东西即是快乐的源泉,也是压力的源泉。

    大部分人会更关注对快乐的承诺,而不关注多巴胺刺激欲望时感觉到的不快乐。当我们理解了所谓的“奖励”到底给自己什么感觉时,我们就能做出最明智的决定,知道该怎样“奖励”自己了。

    第六章  情绪低落为何会使人屈服于诱惑?

    当你情绪低落的时候,你会怎么让自己高兴起来呢?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你就会选择奖励的承诺。正如我们所知奖励的承诺并不总意味着我们会得到快乐。通常,我们缓解压力的办法反而会让我们更有压力。

    当你感到压力时,你的大脑就会指引着你,让你去做它认为能带给你快乐的事情。神经科学家证明了,压力包括愤怒、悲伤、自我怀疑、焦虑等消极情绪,会使你的大脑进入寻找奖励的状态。

    奖励的承诺和缓解压力的承诺会导致各种各样不合逻辑的行为。比如,一项经济学研究发现,那些对自己的经济状况表示担忧的女性,会通过购物来排解内心的焦虑和压抑。当拖延者想到自己已经远远落后于进度的时候,他们会万分焦虑,这反而让他们继续拖延下去,不去面对落后于进度的事实。在每个案例中,“想要更快乐这个目标总是战胜了自控力的目标。

     当我们面对压力时,大脑一再做出错误的预测,不知道什么才能让我们快乐,也就是说,我们经常阻止自己去做真正能带来快乐的事。

    下一回,当我们面对压力,即将作出缓解压力的承诺时,可以考虑尝试一下更有效的解压方法。

    第七章  出售未来

    对你的意志力挑战来说,当你屈服于诱惑或拖延的时候。你是把哪些未来的奖励出售了?放弃抗争的即时回报是什么?长期的代价是什么?这是公平交易吗?如果理性的你说“不,那是个叫人讨厌的买卖?,那么,请你试着去捕捉自己改变选择的时刻。是什么想法和感觉让你出售了未来?

    当你知道什么会引起欲望的时候,将它放到视线之外,它就不会再吸引你了。

    我们把未来的自己理想化了,希望未来的自己可以做到现在的自己做不了的事。我们有时会虐待他们,让他们承担现在的自己犯下的错误。有时候,我们只是误解了他们,没有意识到未来和现在的自己有相同的想法和感觉,但是,无论我们怎么看待未来的自己,我们都不会觉得他们和现在的自己是一样的人。

    如果我们真的指望未来的自己能这么崇高,我们确实可以相信,未来的自己能做好所有的事。但更典型的情况是,当我们到了未来,理想中“未来的自己”也不见了,最后作决定的还是毫无改变的曾经的自己。即使我们现在已经失去了自控力,我们仍然愚蠢地希望未来的自己不会面临冲突。“未来的自己”会被你一直推向未来,就像“天降救星(deus exmachina)”一样,在最后的时刻出现,拯救那时的自己。

    第八章  为什么意志力会传染?

    相关研究中有一点很明确:坏习惯和积极的改变都能像细菌一样在人群中传播,而且没有人能完全不受其影响。

    我们发现了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都会使我们的社会脑(socialbrain)出现意志力失效。

    第一种形式是无意识的模仿。我们有模仿的本能,当镜像神经元探测到其他人的行动时,它会让你的身体也准备做同样的动作。这就意味着,当你看到别人去拿零食、饮料或信用卡的时候,你自己也会无意识地模仿他们的行为。同时,你也会失去自己的意志力。

    大脑让我们误入迷途的第二种形式是传染情绪。我们发现,自己的镜像神经元会对别人的疼痛产生反应,也会对别人的情绪产生反应。正因为如此,快乐和孤独的情绪会在朋友和家庭中传播。当我们因此感觉不好的时候,我们会用惯用的方法来改善心情。这可能意味着,很快你就会去疯狂购物或者吃下一块蛋糕了。

    最后,当我们看到别人屈服于诱惑时,我们的大脑也可能受到诱惑。如果你发现别人和你有同样的意志力挑战,你就会很想加入他们。当我们想象别人想要什么的时候,他们的欲望就会引发我们的欲望,他们的食欲也会引发我们的食欲。

    第九章别读这章

    研究显示,越是压抑消极情绪,人越可能变得抑郁。抑郁的人越是想摆脱痛苦的想法,就越会变得沮丧。另一个实验表明,人们试图摆脱自我批评的想法(“我真失败”、“大家都觉得我很蠢”)时,与坦率面对这种想法相比,他们的自尊心更容易受挫,情绪更容易变坏。即使当人们自认为已经摆脱了负面想法时,情况仍旧如此。如果想让自己远离精神痛苦,人们就需要与这些想法和平相处,而不是把它们推到一边。

    把“我不要”变成“我想要”。

    当你面对“我不要”的巨大意志力挑战时,可以试着采取一下策略。

    除了“我不要”,你还能做什么来满足同样的需求?许多坏习惯都是为了满足一定的需求而形成的,这些需求可能是减少压力、获得愉悦,也可能是寻求认同。你可以关注这些需求,用有同样效果的健康的新习惯来戒掉坏习惯。我的一位学生想戒咖啡,所以就用喝茶来代替喝咖啡。

    如果没有了坏习惯,你还能做些什么?你可以做其他有趣的事来代替坏习惯。大多数的癖好和消遣需要从生活的其他部分抽调大量时间和精力。有时,关注错失的机会比试着戒掉坏习惯更有激励作用。

    可以通过重新定义“我不要”的挑战,把它变成“我想要”的挑战吗?有时,同样的行为会被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支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6/28 自控力训练:5-9章复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gu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