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笔下的“东方快车”,自1934年“始发出站”,历经1974年的电影版,再到2010年迷你剧,直至2017年福克斯再度将其奉上银幕,不得不说,故事本身的魅力,是这辆豪华列车穿行在时间与国度之间永远的通行证。
1974年的电影版《东方快车谋杀案》,几乎是最忠实于原著的版本,也是很多人关于这个故事最早的启蒙,比如我。大学的时候无意中看了这部电影,才提起兴趣开始在图书馆寻找阿加莎的小说,后来又出了迷你剧系列,也以粉丝的心境看了。
作为一名“过时”的电影爱好者,2018年第一个下雪的夜晚,我才点开2017年重拍的版本。
2017版故事无论是情节走向,还是人物设置,改动都很大。这无疑是想让观众忘掉原著和1974年那部经典的原作。为了讲这个是老故事又是新故事的故事,导演下了很大功夫,刻意淡化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情节,但也不失为一部有特色的作品。
大量俯视镜头运用片中运用了大量俯视镜头,或者直接将镜头拉到车厢之外,节奏缓慢,默默注视,给人一种客观中立的上帝视角。1974版那种直接参与的热烈紧张被取消,观众早已预知一切般俯瞰这场集体谋杀。说到人物,在之前的版本里,头等座的乘客们进站上车那一幕给人印象十分深刻。比如傲慢的伯爵夫妇从远景走来,跨过散落一地的橙子,先是穿过几个土耳其小贩,再无视乞丐们伸出的手,等待他们的是车门前乘务员的殷勤问候。十几个人物形象的身份背景,从他们的言谈之间层层递进给观众,描绘出一幅经典的“众生相”。2017版的导演也许是在默认大家早已熟读这个经典故事的基础上,跳过或者是并不着重于背景的铺设、人物的介绍,而是打开车厢门,将场景延伸至车厢外。我们多次看到人物走到车外,皑皑白雪仿佛舞台表演的背景墙,“无辜”的乘客们一一开始他们“无罪”的表演。
穿行善与恶的边界—雪夜观《东方快车谋杀案》 打斗场面 穿行善与恶的边界—雪夜观《东方快车谋杀案》 穿行善与恶的边界—雪夜观《东方快车谋杀案》全片的重头戏在于“最终审判”。原著和1974版都是在列车车厢内完成的。阿加莎小说里波洛经常是将所有人“欢聚一堂”,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为大家一一揭秘。2017版在这里良苦用心,以隧道洞口作为天然的审判席,12人一字排开,就像“最后的晚餐”布局,他们要迎接的是白色光明世界来的审判者。导演似乎是个对构图、场面调度十份讲究的人,淡化了讲述故事的过程,就要靠这些形式上的美感给人全新的体验。
阿加莎笔下的大侦探波罗是一个絮叨幽默 又爱自嘲的比利时小老头,灵活但并不是身手了得,所以2017版的这位主角居然出现了一次打斗场面也很是让人好莱坞了。同时这个版本的开头和结尾也值得一提,哭墙断案一场戏,动用了大量群众演员,镜头调度也很卖力,但无非是为了证明这是一个很厉害的大侦探而已,轮船人物初相遇等情节与哭墙一样,使得剧情拖沓,对下文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结尾倒是十份诗意,做出抉择的侦探与众人,在火车下与火车上,借着夕阳渐行渐远,但是导演在这时非要安排一帮慕名而来的尼罗河案件,难道是要向另一个著名故事致敬吗?这样做过于刻意。
总的来说,原著小说迷和为故事情节而来的朋友们肯定会有些失望,但不可否认这也算是一部瑕不掩瑜的作品。如果以前从未搭乘过“东方列车”,我倒是建议可以用2017版电影作为启蒙,再从1974版完整故事情节,最后在原著小说中补充无数细节,经历一次逆时光的旅行,最终体悟到为什么经典在前还会有人不断的翻拍这个事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