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萌宠想法散文
锯说 | 张一山版韦小宝扑了!那些经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被搬上荧幕

锯说 | 张一山版韦小宝扑了!那些经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被搬上荧幕

作者: Hagenhducjd | 来源:发表于2020-12-17 08:34 被阅读0次

大家好,我是锯子君。

最近,张一山版《鹿鼎记》的口碑崩了。豆瓣评分2.5分,史诗级车祸现场。

这是韦小宝?大家发现跟自己心中的韦小宝完全不同。

「史上最油腻韦小宝。」‍‍‍

「非常浮夸,用力过猛。」‍‍‍

「不像是韦小宝,倒像是孙悟空。」‍‍‍

…………

一时间恶评如潮。

而在前段时间,电影《沉香屑第一炉香》杀青了。片花推出之后,立刻引来网友的热烈讨论。

这部作品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

张爱玲的文字,清冷又精辟,仿佛与人遥遥地隔了一层距离,偏又能写进人的心里,将隐在心中最深处的劣与冷揭出来,摊到行文当中,狠狠地纠着读者的心。

少时看张爱玲,锯子君总是折服于她对文字的掌控,再大一些看她的故事,除了佩服之外,又多了一层唏嘘。

张爱玲将自己这一生写在了《小团圆》里,是漂泊的,又是坚韧而倔强的,哪怕是低到了尘埃,也能开出一朵花。

然而能开的花,花期到㡳是短的,好似她笔下的女性,总是被各种各样的命运摆弄着,陷入万劫不复,正如她所言,「没有悲壮,只有苍凉。」‍‍‍而《沉香屑第一炉香》的女主角葛薇龙应当也是如此。

我们来看看原著对葛薇龙刚刚出场时的描写:

她的脸是平淡而美丽的小凸脸,现在,这一类的「粉扑子脸」‍‍‍是过了时了。她的眼睛长而媚,双眼皮的深痕,直扫入鬓角里去。纤瘦的鼻子,肥圆的小嘴。也许她的面部表情稍嫌缺乏,但是,惟其因为这呆滞,更加显出那温柔敦厚的古中国情调。她对于她那白净的皮肤,原是引为憾事的,一心想晒黑它,使它合于新时代的健康美的标准。

张爱玲把葛薇龙比作了粉蒸肉,是软糯的,粉嫩的,带着江南少女的娇憨和秀雅。

刚刚出场的葛薇龙是一个美而不自知的少女,不谙世事,含着天真和期望,敏感之中又带了几许民国时期少女特有的温婉与柔媚。

那么,电影版的形象是这样的呢?

《沉香屑第一炉香》开机仪式

扮演者马思纯的娇憨是有了,但是软糯粉嫩以及江南少女特有的纤细,却是寻不到的。片花当中的形象和张爱玲笔下的描绘相差甚远。

于是网上议论纷纷。

甚至还被称为虎妞和闰土。

小说人物形象想要立体化,在演员选择方面,首先要看的一点是,是否能贴合原著角色。当然,每个人对书中的角色有自己的想法和描绘,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但是也应当大体匹配原著的形象刻画,不能太离谱。

老舍的作品《骆驼祥子》是一部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其中经典的人物形象便是虎妞。老舍对虎妞的描述是什么样的呢?

三十七八岁,虎妞是一个流氓资本家的性格鲜明的女儿,她长得虎头虎脑,外表丑陋,她像一个大黑塔,不讲仁义,粗俗凶悍。

1982年,凌子风导演将这部作品搬上了大屏幕。斯琴高娃饰演虎妞,塑造了一个男儿心女儿身、性格泼辣张狂、心计重重,甚至带这几分让男人都怕的蛮横粗鲁劲头的大龄女子,堪称经典。

同样令人深刻的,还有我们熟悉的《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除了被越剧昆曲等各类曲种演绎之外,也被搬上屏幕,以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的形式呈现出来。

先来看看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是怎样的吧。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古人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描写,所用的词汇同样也精辟,往往在三言两语之中,就能勾勒出一个立体的角色,寥寥几句,一个娇弱而多愁善感的林妹妹立在了读者的脑海当中,从此以后,她的一颦一笑都有了画面。

搬上屏幕上之后又是如何的画面呢?

啊,对不住,上错图了,下面才是的。

眸光盈盈,弱柳扶风, 87 版《红楼梦》陈晓旭一出场,将林妹妹的形象刻在了观众的心中。从此,林妹妹便是她,她便是妹妹。

金庸先生的作品被多次搬上大屏幕,其中就不乏经典的人物形象。83 版《射雕英雄传》播出之后,黄日华和翁美玲身上就贴上了「傻郭靖」‍‍‍与「俏黄蓉」‍‍‍,至今被奉为经典。

但是多次翻拍,总会有失手的时候。前一阵子,于正版的《神雕侠侣》一播出,关于小龙女的吐槽就没有间断过。

先来看看,金庸笔下的小龙女应该是什么样的。

杨过抬起头来,只见一只白玉般的纤手掀开帷幕,一个少女走了进来。那少女披着一袭薄薄的白色布衣,犹似身在烟中雾里,看来约莫十六七岁年纪,除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绝俗,只肌肤间少了血色,显得苍白异常。

整段行文并没有说一个瘦字,但是白玉纤手,苍白异常,无不在提醒着读者,小龙女是瘦弱的模样。

应该是这样子的

陈玉莲饰演

或是这样的

李若彤饰演

也可以是这样的

刘亦菲饰演

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就enmmmm

陈妍希饰演

当然,所谓的贴合形象,也并不是一定要一板一眼的将角色的所有细节还原,所谓的形象真人化,更重要的是与角色人设本身的统一。就好比同样是四大名著的《西游记》,我们对孙悟空的印象一直都是这样的:

这是86 版孙悟空的荧幕形象,灵动,聪慧,一双火眼金睛能透过皮相认出妖魔本质。

那么,原著中吴承恩对孙悟空这个角色是如何描画的呢?

长相圆眼睛,查耳朵,满面毛,雷公嘴,面容赢瘦,尖嘴缩腮,身躯像个食松果的猢狲,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

黄发金箍,金睛火眼;身穿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拿一条儿金箍铁棒,足踏一双麂皮靴;毛脸雷公嘴,朔腮别土星,查耳额颅阔,獠牙向外生。

如果想要看看贴合孙悟空原著外貌的作品,可以看看周星驰《西游降魔篇》的孙悟空形象。

是不是被吓了一跳?如果真的要还原这个角色,《西游降魔篇》孙悟空的形象更写实和忠于原著,只是这样看起来也太狰狞了一些。

86版《西游记》将角色外貌进行了美化,不仅可以提高观众的接受度,也有助于塑造英雄的形象。

电影诞生之前,所有书籍中的人物都只留存于想像当中,当电影出现,当电视走进千家万户,那些只存在于文字上的人物也就变得更加生动鲜活起来。

文学走进影视,可以是多赢的交融与再生;也或许就此遗失文学的独立与品质。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其功过得失,自有观众评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锯说 | 张一山版韦小宝扑了!那些经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被搬上荧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wn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