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简书上发了一篇关于职场面试的励志小故事,没想到凌晨收到朋友的鼓励。
说来惭愧,其实那是我高中时代写的一篇作文,无意间翻到的时候看完自己都忍不住想笑,如今看来这就是一个纯励志的鸡汤文。

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三观明确——要坚持,遇到困难别放弃,哪怕被拒绝无数次也要锲而不舍的坚持,你一定会成功。
文笔稚嫩,带着没有面对现实生活蹂躏的高中生对职场的美好想象。不过是一个八百字的小作文,如今工作了三四年的我却再也写不出这样干净的小故事了,想来真是有点伤感,这过去的十年我到底是成长了还是倒退了?
同样的题材,如果是现在的我来写,大概第一件事就是改主角的名字,怎么能用“小王”和“小李”这种一抓一大把的昵称来做我故事的主角呢,好歹也要叫个王更新、李思聪啥的,才能凸显主角的光环嘛。
改完名字当然是要丰满故事情节啦,比如技术总监只有一个,小王和小李是竞争对手,怎么会喊对方一起,给自己增加一个竞争对手呢?这不科学。比如到底是如何通过地图在20个(高中的我原本写的是50个一模一样的房间,但是如今的我已经知道没有多少能够一层楼50个房间的地方了,就改成了20)一模一样的房间面前准确找到面试点的?地图上有何玄机?找到之后人家说不是他又凭什么认定一定是?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一再继续?这些我统统没有写,可能是当时的我不知道,也或者是800字的作文纸只能容纳这样一个结构简单、思路明确的小故事。

但是如果真的把这些问题都摊开写,揉碎了讲,短篇变长篇,真的就更好吗?真的就会有更多人愿意看吗?或许未必。甚至可能我的故事在给主人公起名字这个环节就夭折了,再无下文。真该庆幸那时太年轻,还相信这种简单的美好。道理虽简单,如今看来却依旧适用,大概也正是这种拙朴伴着我一步步走到今天,却走得比同龄人更幸运一点的原因吧。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鱓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十年之后,我想再次把这份藏在当年语文课本里的好运也一起分享给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与诸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