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人物
【原创作品】玉瘗青山----记郏县三苏坟

【原创作品】玉瘗青山----记郏县三苏坟

作者: 吴楚清 | 来源:发表于2018-03-20 18:40 被阅读0次

    玉瘞青山

    作者:吴又洛

    生前,你历经宦海浮沉。

    逝后,你看尽人世代换。

    历史更迭如斗转星移,万象存灭似白驹过隙。

    秦砖汉瓦,唐宫宋阙,尽皆付与了断壁颓垣,衰草寒鸦。

    朱紫衣冠,簪缨冕旒,早已湮没于滚滚风尘,孤冢荒茔。

    然而每每夜深人静之时,披衣长坐,挑灯展卷。

    那一篇篇带着千年余温的文字,依旧让人不尽感动!

    ---------题记

              我曾瞻仰过天子皇陵,也曾祭扫过名臣巨卿,更曾凭吊过才子淑媛。在商业大潮之下,多少缅怀在滚滚人流的暇赏闲游中失去了敬意。我万分庆幸,三苏坟是远离喧嚣的。驱车走过几十公里的乡路,一颗浮躁的心,载着一路的仆仆风尘,变得越发的冷静和虔诚。

                三苏园刚刚蒙受了一场雨的洗礼,在这个初冬,显得格外的清冷,鸟雀啄食着竹食,丝毫不受远客的惊扰。踏着松软的泥径,走在翠柏掩映的古道。抚摸着受过千年风吹雨打的石兽,穿行过各朝各代纪颂的碑文石刻,我终于,走近了那方石祭台,那抔黄土垄。

               这是一方并不起眼的坟垄。我无法想象,就在这里,一代词宗安放下了他写满传奇、跌宕起伏的人生。我难以置信,这三尺见方的坟茔竟成了赵宋文脉的沉重落款。

                我一直以为,你的生命是在乌台狱中终结的,是在你含泪落笔,毫端蕴血,写下那句“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时候。是夜,御史台里柏影森森,乌啼阵阵。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那时的你,早已看破了世事人生。你的一颗心,早早的埋葬在了宵小倾轧与罗织的阴霾里,此后种种不过是沧海寄余生。

               可是从古至今,历史和命运从来不会轻易的放过一个天才。两千年前,孟老夫子就已发出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嗟叹,早你一千年的太史公在遍观前贤后也发出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的感慨。

              虽然你曾经少年得志,得到文坛盟主欧阳修的提掖嘉奖,得到仁宗皇帝的延誉,得到高太后的宠信。但是乌台诗案却无情的将你推向了人生的悬崖,晚年一贬再贬,直至海南,更是让你饱尝了妻离子散,颠沛流离之苦。

             我始终无法忘记你在贬谪黄州五年后,奉召赴汝州时,在《谢量移汝州表》中向神宗的倾诉:

             “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憔悴非人,章狂失志。妻孥之所窃笑,亲友至于绝交。疾病连年,人皆相传为已死;饥寒并日,臣亦自厌其余生。”

             都说你是带着久在樊笼,复得返自然的欢欣奔赴黄州的。那大江东去的豪迈,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那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豁达。仿佛印证了你的坦然。可是谁又能体谅那丧子失家,恍如惊弓之鸟的悲凉与惶恐?谁又能说这种豁达不是对人生的参破和被命运逼迫的坚强?

            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病逝,高太后临朝称制。此后近十年,是你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也是你可以在政治上大有作为的时候。可是,你是一个刚肠嫉恶,不会逐流附会的人。王国维说过“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你耿直的品格,君子不器的信仰终究未能让你成为附丽之人。王安石变法之时,你力斥新政之非,不惜与皇命相悖;司马光执政之时,你又直陈矫枉过正之失,不顾与同党相违。你是不合时宜的,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你的纯粹和完美主义使你更适合做一个诗人而不是政客。所以你的弟弟尚能官入宰执,而你却两度去京,司牧诸州。

            然而即便如此,这样的愿景也没有持续几年。1093年,高后病逝,哲宗亲政。你因不能见容于当朝,一贬再贬,过岭渡海,直贬儋州。放逐海南,这可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啊!

            我一直在想,若非当年的乌台诗案,流离暮齿的你是否能承受这样的挫折。那次是你心灵的死亡也是你精神的新生。岭外音书断,何况是在距离五岭还有数百里之遥的儋州?那里还是圣教未化之土,蛮夷恣纵之乡,瘴疠横行之地。有多少纵横于朝堂的贬谪之士从此一蹶不振,有去无回。

           当年韩退之被贬潮州,行至蓝关便凄怆难行,给侄孙韩湘子道下了“好收吾骨瘴江边”的诀别。

           当年李德裕两度为相,破虏诛叛,功成北阙。晚年被贬崖州,却也难免沦身瘴海,骨葬南溟。

           他们不过是前朝故事,相去未远,饱读诗史的你岂不知道这岭南、这崖州的险象环生、前途未卜。饮食不具,食芋饮水,医药全无。而此时,你已是年逾花甲的高龄。

           不可否认,少不更事的哲宗是抱着置你于必死的心态贬你而去的。有时候,事情也往往如此奇妙。年轻时期的跌宕起伏,命途多舛并不见得是 一件糟糕透顶的事情。很庆幸,你早已在壮年得志之时领略过了命运的残酷。晚年流寓海南反而平添了几分随遇而安的淡然,你已坦然接受了这段非凡的旅程。

            我时常在想,对于诗人的人生而言,京城的衣锦繁华、急管繁弦。杭州的醉美湖山、欢宴交游。是否会显得单薄?蚌病成珠,诗穷后工。这仿佛是文学史不变的规律。一场天涯海角的征程却好像是命运特意的调度安排。相传,渡海之前,论诗歌时人还“苏黄”并称,渡海之后,黄庭坚再读你的诗已自叹弗如。诚如后人所言,贬至海南并不是你的不幸,逆境是时代对文学天才的玉成。当你阅尽世间风景,饱尝人间百味时,自己也不禁放声感慨“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元符三年(1101年),徽宗即位大赦天下。你以官复奉朝请的身份奉诏入京,朝廷清野都以为你此次北上,定当升任宰执。不知是你厌倦了朝堂的纷争,还是上天不再想见一代文宗卷入政治的风波。在你入京途经常州之时,紫宸陨落。士林恸哭,庶黎哀悼,文坛缟素。

            都说古者身死而名俱灭,不计其名的,何可胜道也哉?然而,你注定是与众不同的一个,你是千年难得一见的旷古奇才。你的埋骨颍上不仅不是一个终结,相反,更像是争议的一个开始,一个文学新时代的启幕。生前他们忌惮你诗文的流播,使你屡屡遭罪,死后他们依旧感觉那力透纸背的文章,如背锋芒。即便到了身后,依旧是非不断。

            徽宗崇宁二年,在你逝世后两年,《元祐党籍碑》横空出世,适时蔡京拜相,碑文为其手书。这是一个要“旌别淑慝,明信赏刑,黜元祐害政之臣,靡有佚罚”以此来昭示天下的黑名单。我在国家博物馆见过这块碑,有趣的是,当时的大诗人几乎全部在列,不仅苏黄赫然有名,苏门六学士亦无一幸免。一时间苏诗苏文及其“附丽”者的诗文全部要求禁毁,文学的一场浩劫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政治,又一次把一个诗人推上了风口浪尖,即便是你入土为“安”之后也未得半点清宁。

            然而,历史是公平的。几十年后,当汴梁城满地狼烟,那些擅秉朝政的达官贵人或丧身兵戎,或虏为北囚或沦为南渡衣冠的时候。皇家又重新想起了你们,给予了你们新的界定。“元祐党人”随即变成了 “元祐忠贤”,一个要“第其首恶”的黑名单瞬间变成了表彰贤达的旌奖表,党人子孙更以先祖名列此碑为荣。两宋政治的波谲云诡,风云变幻往往如此,冷酷又可笑。这一生,你经历的太多太多,你早已看淡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人生须臾,却历尽世事纠愁,我想你若泉下有知,看到这场闹剧,也定然一笑置之了吧。

            人生有两处颇值得纪念,一处是生地,一处是葬地。一个是人生旅程的开启,一个生命轨迹的终结。然而人其实并不能择其生地,却可以选择止归之所。

            你说“是处青山可埋骨”,这种豪情,和当年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死便埋我”的气度是何等的相像。可你不是刘伶,你在任情的酒坛中纵然沉醉却终究可以自拔,保持着最后一分的清醒。你对身后之事,做出了最理智的安排。故土眉州,路远山遥,你怎会忍心让老妻少子扶柩千里。常州虽然曾为任所,孤坟千里,举目无亲,亦终非所愿。我回想起了你当年在御史台监狱里“与君世世为兄弟”的誓言。此时弟弟苏辙正在颖昌,小儿子苏过恰在斜川。 况且郏地水深土厚,东近汴京,既可“表恋阙之微诚”,亦可尽兄弟手足之情。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你北归途中不幸染病,不久病逝常州,遵君之遗愿,翌年安葬于汝州郏城上瑞里。

            历经五朝,宦游四十载,历任三部尚书,八州太守。三起三落,四海为家。你太累了,必须要以一场长久的休眠来告别这多事的时代。你太需要在颍河之滨那厚厚的黄土中静静地安睡了。

               青山玉瘞,有龙则灵。你的归来,让青山焕发出了灵性,你的浸润,让荒原卓然不凡。九百年来,多少达官显贵,骚客文人,野老村夫。只因这苏坟一抔土。怀着朝拜的心,乘着颠簸的马车,坐上晃悠的轿撵,或衣冠锦绣,或粗衣麻鞋,走过乡间崎岖的小道,来此瞻仰,来此祭奠,来此缅怀。

             一座城只因一个人而变得不凡。有多少城市我们匆匆来过又匆匆淡忘,钢筋水泥几乎成了所有城市的名片。大厦高楼抹灭了一个个城市的个性和历史。可是终有一些城市,却总能让我们保有心底的敬意和感动,留在记忆不可磨灭的的深处,因为那里埋藏着民族文化不朽的灵魂。

           多希望我们轻轻的脚步不曾搅扰一段沉睡千年的清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作品】玉瘗青山----记郏县三苏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nb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