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日
——在苦难中期待黎明。
本节主要是就客观主义者关于认知的神话以及真正的共同体的特征进行分析。
客观主义者关于认知的神话里,占主导的认知真理和表述真理的模式主要有四种主要的元素:知识客体、专家、外行以及障碍波。知识客体是“指脱出于某一处,在物质上和观念上是纯洁的,为某个既定领域的‘事实’所描述的东西。”专家是被训练成专门认识这些知识客体的人,外行只能通过专家来了解到这遥远的知识客体,同时,专家与知识客体之间、外行与专家之间都是存在着障碍波,阻止客体知识向下游动。客观主义一心追求知识的纯洁性,不惜一切代价避免主观性的渗透。根据客观主义,认知的客体离我们如此远不可及,只能通过专家来联系。
而真正的共同体,与之是有着截然不同的认知。在真正的共同体中,“犹如真实的生活,不存在纯碎的知识客体,也没有绝对的权威。”,真正的共同体,像市民大会,像热闹的集市。“真正的共同体,事实上是许许多多的共同体,遍布在广阔的空间,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改变。”,它们会聚集在一个共同的主体周围,并会遵循让它们以同样的方式去接近这个共同体的共同规则和解释。在真正的共同体中,连接着我们所有的关系的核心是最终要的主体本身----不是亲密关系,不是公民性,也不是问责性,而是活生生的主体的力量。真正的共同体绝对不是线性的、静态的、分等级的,而是圆形的、互动的、动态的。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知识最坚实的基础就是真正的共同体本身。
要成为真正的共同体,我们必须遵守它的原则,标准和程序。这些标准并非刻一成不变,它们随着我们对主体认识的演进而演进。通过我们对认知的探索,一个真理的概念突现出来:真理是怀着激情和原则就重要事物进行的永恒对话。
“认识真理和陈述真理的过程既不是独裁式的也不是无政府主义的。”而是“一场亲和与距离、说话与聆听、知与未知间复杂而永恒的共舞,令求知者和被知者成为合作和共谋的伙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