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谋晚上赶来把二臭抱回来的钱算了算,除去张宇山的和王志平的,他们自己剩下的确实也没多少了,当然要是再除去要账打点领导们的就更少了。按照江主任说的每吨再加一块,这离给大厂长盖房子的料钱工钱相差还是很远,就是保证每月按时结账也得一年多的时间才能挣到。二臭跟他师傅提议:这钱又不是咱一家儿挣了,凭啥咱一家儿出,要出王志平和张宇山也得出。刘智谋想想也是这个理儿,可是申厂长和江主任锁着门跟二臭商量好的事儿,能跟王志平说吗?别看平时见面都是厂长科长的叫着,这里面的关系错综复杂,谁是谁的人,谁跟谁一派,岂是他们两个局外人能弄明白的?为了保密起见,他俩决定先不跟王志平说,他的好处按原来谈好的分。等张宇山来拿钱了试着跟他谈谈再说。
张宇山对答应给二臭供货的这档子事儿早把肠子悔青了。几个月没见着一分钱,害得他年前差点连工资都发不了。现在让他每吨再让点利出来,他那儿就能同意了!但碍于刘智谋的面子又不好拒绝,便婉转地提议让他们自个开个煤场。
虽然刘智谋很早就听说开煤场是个挣钱买卖,但对于没资金没门道儿的他来说,总觉那是跟自己沾不上边的事儿,所以从来都没想过。可现在张宇山这么一提,倒是让他有了几份兴致,于是顺着他的话打听起来——问他需要多少资金,货源从哪儿找等等。张宇山听他问也就一一回答了他,并答应他们如果开自己将尽全力帮助。
张宇山拿了钱走后,他仨兴致勃勃地讨论起开煤场的事儿来。他们觉得只要有张宇山帮忙找场地货源进设备,开煤场应该没问题。可是场地进货买设备用车这都是需要钱的,而且也不是小钱,自己有那么多钱吗?
这几年在电厂开店儿胡子眉毛一起抓,要说没挣钱是假的,可要是开煤场那差的就不是一星半点了,再说把挣的钱都压到煤场,服务点的资金周转可就成问题了,还有就是给大厂长盖房子的钱,那也不是个小钱。刘智谋倒是觉得二臭答应给大厂长盖房子是对的,因为这样就可以长长久久地把电厂进煤的生意揽住。至少煤场开起来不用担心没有销路。再就是化工厂,刘智谋觉得凭着自己畅通的人脉关系,把化工厂的燃料煤甚至原料煤一并拦下也是有把握的。
仨人敞开来思路想,越想越觉得开煤场能挣大钱,越想胆越大起来。最后又不约而同的想起了银行贷款。这次的贷款可不是小数啊!银行能贷给吗?想到这儿他们决定让曹大兴的对象先找熟人帮着问问。
曹大兴的对象在信用社上班有几个年头了,跟大兴搞对象也有几年,俩人也都到结婚年龄了,但他在农行当领导的准岳父,一直觉得女儿学历低,在单位混不出什么名堂来,又让她上什么成人大学,所以结婚的事也就只能往后推了。虽说没结婚可他们的关系也是得到双方父母认可的。
曹大兴给对象打电话让她帮着打听贷款的事儿,对象一听数目有些害怕,就把这事给当领导的父亲说了。对银行领导来说这点贷款根本不算什么,问清楚原因后,她父亲也觉得开煤场是个赚钱的买卖,于是爽快地答应女儿帮忙跑跑手续。
有了当领导的准岳父出面帮忙,加上曹大兴家的产业做担保,这次贷款少费了许多周折。虽说也要请客吃饭,但有曹大兴的准岳父在,谁还好意思乱点乱要,不过象征性地走个过场意思了意思。
就在曹大兴的准岳父帮着跑贷款时,刘智谋和二臭也让张宇山帮着找好了场地。场地紧挨着张宇山的煤场。
张宇山开煤场做煤生意好多年,自己有相当稳固的客户群,而且都是周边的大企业,结账也都顺利。起初他生怕二臭他们沾上自己的边,想着从别处帮着给他们找个场地,可转而又想每到冬季西煤紧张的时候,化工厂和县里其他需要供暖的单位也少不了来他这儿找煤,这些散户用量少,结账费劲,给他们供货真不够费劲的。可不供吧,少不得要得罪他们。让二臭他们的煤场挨上自己,把自己看不起眼的这些散户推给他们,不仅送了人情,自己省了事,而且一旦自己煤场缺货了,也能暂时补济补济,所以就近帮他们找了个场地。
贷款很快到账了。因为用曹大兴家的产业担保,煤场也就用曹大兴的名儿开了。他们是正月下旬开始谋划开煤场,跑贷款找场地进设备再加上找工人耽搁来耽搁去,到煤场开张营业,也就阴历四月了。
这时候,单位也不取暖了,西煤也不紧张了,渐渐热起来的天让煤生意一下变冷了。投资了十多万的煤场冷冷清清地供着电厂一家用煤。虽说刘智谋一直在跑关系想往化工厂送烟煤,但化工厂已经营多年,供货商大都是多年的老客户,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占着,无缘无故地能把谁撵了呢?所以凭你再找关系,领导给你的话无非是“等机会再说”。
从四月到七月几乎无人问津的煤场,不仅没给他们带了预期的利润,反而又赔了不少钱。如果是一个成熟的煤场冬天盈利,夏天赔点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对他们这几个刚刚起步,背负这十多万元贷款,而且又揽不到客户的煤场老板来说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了——工人的工资要发,场地费要付,水电费要交……。几个月的亏损他们开始后悔贷款开这个煤场,觉得这个煤场会把他们挣到手的钱赔光,
曹大兴开始跟他俩商量把这个煤场转出去。因为这笔贷款是以他家的产业做担保的,要是这次贷款连累到他家的利益,以后不仅取得他爹的信任没那么容易,就连他未来的岳父也会对他有看法的。
曹大兴的顾虑也是二臭师徒俩的顾虑,要是两位老爷子对他们有了看法,以后干别的再想找他们帮忙可就没这么容易了。不过现在转出刘智谋觉得还是有点儿为时过早,他认为现在是夏季也是用煤的淡季,如果转出去转手的价不仅会很低,而且还等于白白赔了几个月。再等几个月天气渐渐转凉了,单位或者个人用煤量增加,出现转机了,扭亏为盈,能弥补回这几个月的损失了,再考虑转出也不迟。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