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怎么阴差阳错的,就从一个爱好文学的热血青年变成了一名程序媛、代码狗。所谓是,没有梦想的人生是多么乏味,有梦却让梦想荒废的人生是多么愚蠢。在如今这个大家争着打造个人品牌的时代潮流中,我决定利用下班后的空闲提笔写点东西。
不知不觉中,我的公众号已经开了半月有余。回头看看,发现一个想法从落地生根到发芽抽叶,也没有当初想象中的那么难。
絮叨半日,来分享一些半月来的成果。今天先不讲如何吸粉如何增流量的事,半个月积累的粉丝数量真心不够资格谈这个话题,留待日后吧。今日就讲讲我如何对个人公众号的内容进行探索和定位的。特别强调一下,一些个人公众号是由团队运营的,这里说的是个人运营的情况。
不得不说,过硬的内容是后期吸粉的关键,而公众号的内容自然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才是一件性价比最高的事,也才能够持续产出高质量的文章。
不过,我一开始也没觉得自己擅长什么。就打算先看看别人的公众号都怎么写。纵观全局,提纲挈领,才是我猫饼君的风格嘛。
首先,我大致了解个人公众号的文章分类,我把它主要分三种。一种是干货,包括工具类和指导类的文章,例如罗辑思维、雅思哥;一种是娱乐八卦类的,例如内涵社、污话;还有一种是情感思辨类的,例如咪蒙、入江之鲸。
有一个客观事实要强调,就是,初期的公众号,高频率更新很重要,这样容易帮助刚吸引来的读者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阅读习惯。也就是说,最好要坚持日更。
我一开始也是没有什么主意。但我考虑到自己做公众号有两个难点。一是时间有限,每天晚上八点半下班回家才开始码文。再一个是资源有限,没有团队,没有投稿,排版、插画、主笔都是自己一个人。所以,文章类型要能够兼顾上面两个问题。像深度思考型的文章,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调研和收集素材,对于我来说,任务太过艰巨,不适合现阶段的我。
原本也想过写工具类的文章,可以把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心得撰写出来,然后鼓励更多的女性成为伟大的程序媛。可惜,我发现这类文章针对的读者群体非常有限,不容易传播,考虑过后便放弃了。成为段子手什么的也不适合我。那就只剩下最后一类文章可选。
因为可以写一些生活中的经历或者感悟,不用担心无话可说。有时候就像写日记一样,保持日更便没有这么大的压力。
情感思辨类的文章,是公众号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而针对于微信平台上到妈妈辈下到青少年的广泛阅读群体来说,这也是较容易获得传播的文章类型。因为很多人把看订阅号作为一种消遣方式,他们通过手机进行碎片化阅读,而情感思辨类文章通常通过一些情感故事,引申出一个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所以获得了人们的欢迎。这一点,从简书热门文章也可以看出,分享生活感悟和情感经历的故事类文章很受欢迎。
很多个人公众号一开始,就是从记录自己所思所悟或者写生活中的情感故事起步的。而很多公众大号,在运营时间较长,读者群较为稳固后,也开始写一些关于分享主笔者生活的日记式短文。
总结来说就是,在没有粉丝、没有知名度的背景下,情感思辨类文章容易引流。另外,要保持一个高密度的更新频率,对于个人运营者来说,定位写这类文章不会有太大压力。
我在每次写文章题目之前,都会跑到搜索框里打出自己拟好的题目。一来是看看自己拟的题目是否有新意、有吸引力;二来也是看看大家写的文章,是否和自己的切入点相同。
其实,文章的核心往大了说,都是一样的,总离不开真、善、美;往小了说,你找到的话题,其实很早之前就有人写过了。那你文章的新意何在呢?
我想,可以用一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作为素材,这样显得真实,又因带有个人标签而独特;另一个就是选时事热点做素材,当然这个比前者容易重复,因为这是所有笔者都可以获得的素材,切入点不过就正反两面,很难翻出花来,但好就好在读者对这种素材尤其是娱乐性较浓厚的题材比较热衷。
长远地来看,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写出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的文章。可能一开始找不准自己的风格,但只要坚持写,总会写出一条自己的路子来。
以上不过是来自本人真实生活的 经历与感悟,感谢各位听完了我的碎碎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