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这点碎碎念是来自看了一个我关注了两年的公众号的作者写的一篇碎碎念。
从她2015年3月1日开始码字到现在,已经整整两年了,所以她写了篇《写在两周》年的碎碎念。也就是说,我看她的文字已经有整整两年了。
如果不是这篇文章的提醒,我应该不会想起自己关注她两年了。两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是也足够让一个人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如我在作者的影响下,也开始了自己的码字生涯,想想看,还有一个月也就写了整整一年了。这一年的收获留到满一年的那一天再来碎碎念一下,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仪式感,让这件看起来没用的事在自己的生活里留下些许记忆与痕迹。
从前我从不觉得文字对于生活有什么意义,也不认为文字可以治愈一个人。可是从我那两年一个人远在他乡,每个夜晚捧着一本书蜷缩在自己为自己创造的这片空旷世界里之后,我突然觉得文字对生活有了不一样的作用,对我也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夜深人静的夜晚,那种四面袭来的孤单感让自己有时候会真的无所适从,无处安放。于是打开电脑,一个字一个字的码下内心的那些情绪,那些孤独,让它们顺着指尖缓缓流淌出来,仿佛心里的不快也跟着一起释放。
这个过程中的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那是一种来自内心最真实的情感释放。
从那一刻开始,我似乎隐隐觉得,文字可以治愈一个人的内心。
如今看来事实真的是这样的。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看或者听某一个人的故事,一定是因为在那个人的故事里,你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你觉得他所说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内心所想,是你在每个无助恐慌、迷茫彷徨时刻所经历的,所以你有着感同身受般的体验。
于是你觉得自己找到了另一个懂自己般的人。
没错,文字让你隔着千万里,似乎感受着另一个如自己般人的生活。
在那个世界里,你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是有人陪同的,你觉得自己是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的。
就如我关注了两年的这个公号作者,我看着她从当初的没几个人的粉丝,成长到今天来了一大波人,很高兴能有这么多同我一样喜欢她的人,也许我们的存在会让她觉得自己做的这件事会越来越有意义。
于我们这些粉丝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除了可以看到喜欢的文章之外,那就是在每日的碎碎念中,真真切切的感受着她的生活。
也许在平日的琐碎中,我们彼此的存在对对方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可是倘若有一天心情不好的时候,还能来到这片自留地,听得到有人给你说一声,没事,你还有我们呢,又或者我们会陪着你,然后给自己一个拥抱。
这般看似无用的举动,殊不知在一个人无助、悲伤、恐慌的时候,会给予那个人莫大的安慰以及力量。
我曾经看着她(达达令)的一篇篇文字,告诉自己也想要成为她那样的人,也是在她的影响下,我开始了码字。
我收藏了她那篇《写在28岁》的文章,那是她在自己28岁生日之际写给自己的一篇人生梳理。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看看这篇文字,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关于人生,关于工作,关于生活,关于爱情,关于友情,关于一切的一切,那篇文章里都有写到,可谓是一篇人生指南百科书。
可是看到今天这篇写在两周年的文章,却突然才发现,那些成熟理性般的感悟,那些在我看来如人生至理名言般的语句,都是她在过往岁月里用那些难熬的时刻换来的。
我以为我能理解以及感受一个人的生活,事实是我并不能感同身受,因为我不是她,哪怕我们再相像。
你看这世上果然不存在感同身受,即使每天我感受着你的喜怒哀乐。
一想到这般艰难的人生,就似乎对每一个人都多了一点耐心与宽容,因为每个人都不容易,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他们都在全力以赴的奔向生活的每一个战场。
她在江湖漂,我们都在江湖漂,希望我们在这片江湖地的守护,能让你心里好过点,能让你挺过这段艰难的时刻。
你总说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我知道你是个积极地悲观主义者,我也一样如你。希望我们都能如你所说的那样:
这一地鸡毛的人生,还得继续过下去呀。
这重重的日子,我们试着轻轻地,走好来日的每一段旅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