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傍晚,法国巴黎著名地标巴黎圣母院起火。大火致使塔尖倒塌,左塔上半部被烧毁。全世界为此震惊。这个世界上事物总是以某种方式消失,成为历史记录的一行文字,一张图片。历史的车轮滚滚,你我都身处其中去见证,去遗憾,去失落。这些都是一段值得纪念的情绪。
初识巴黎圣母院是因为法国著名剧作家雨果同名小说《巴黎圣母院》。该小说看似一段描写爱情的故事,可是作者宣称,他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如有可能我们应向全民族灌输对民族建筑的热爱,不管建筑有何前途,在新的艺术建筑尚未出现之前,我们还是应该妥善保护旧的建筑。雨果在写这本书之前,他在巴黎圣母院两座钟楼的一个阴暗的角落里,发现墙上有一行用手刻写的字迹。这本书正是因为在这行字的启发下而写成的。雨果担心教堂本身不久的将来会从地面上消失,保护历史遗迹也是他毕生追求的主要目的。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第三卷中描述道,巴黎圣母院无疑今天仍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虽然她阅尽岁月后风华不减,但看到时间和人藐视奠定第一块基石的查理曼和砌下最后一块石料的菲利浦.奥古斯特,给这可敬的丰碑带来无数的毁损和残害。
世人知有《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 ,圣母院教堂本身或许是最大的受益者,观光巴黎的游客每年数以百万计,他们首先想看的就是这座哥特式的主教堂,因为他们读过小说《巴黎圣母院》或者看过电影,人们不再建造歌特式教堂,但人们知道保存杰出的文化和历史遗迹。
来到巴黎,看过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才深切感受到当年雨果为什么要把保护好圣母院大教堂作为毕生追求的主要目的之一。
巴黎圣母院(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于塞纳河畔、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正面双塔高约69米,后塔尖约90米,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
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内所藏的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是古老巴黎的象征。虽然这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置身其中感觉大教堂比我想象的还要威严肃穆。 我们东方人除了欣赏它的独具匠心,精雕细琢的古老建筑外,还会有一些不谙宗教信仰而产生的神秘感和好奇感。 巴黎圣母院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是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在它之前,教堂建筑大多数笨重粗俗,沉重的拱顶、粗矮的柱子、厚实的墙壁、阴暗的空间,使人感到压抑。巴黎圣母院冲破了旧的束缚,创造一种全新的轻巧的骨架券,这种结构使拱顶变轻了,空间升高了,光线充足了。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很快在欧洲传播开来。
雕像、拼花玻璃窗、玫瑰花窗、阿拉伯图案,齿形雕刻、浮雕等等,建筑师只凭自己的喜好组合这些想象物,于是内部深处统一有序的建筑外部就变出无数美不胜收的花样。树干不变,攀缘其上的植物千姿百态。
巴黎圣母院不仅仅是法国人的精神家园,也为真正理解中世纪艺术开拓了视野。
巴黎圣母院……一座教堂和一本书长存于天地之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