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推文上热门(千万赞三)简友广场
【晨写38】我们为什么总是争吵,又总是犹豫?

【晨写38】我们为什么总是争吵,又总是犹豫?

作者: 王梦凡 | 来源:发表于2019-08-21 07:12 被阅读4次
    晨起写字38天!

    近几日,连续参加了多场讨论会。

    场面非常热闹,各种观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甚至争的面红耳赤,就差动手了;可最终又无法形成一致意见,无法得出最终结果,讨论不了了之。

    每每如此,我总是躲在一个角落,默默地看着各路大神,自己没有资格当一个发言者,只好当一个观察者。

    看得多了,不禁在想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因为组织层面缺少一个强有力的决断者吗?本来就是一种相对开放的讨论,自上而下的决策并不是好的方法。

    是因为没有采取正确的组织方法,比如采取六顶思考帽之类的?也许有一点,但面对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层次的人,这帽子还真有些不好分。

    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仔细观察讨论过程,我发现参与各方缺乏一种开放性的心态,本来应该敞开心扉,进行纯粹的观点之争;却反而包裹自己,成了情绪与观点的结合攻击。

    于是,说的人不管听的人的感受,听的人不管说的人的内容,自然无法走到一起。

    再剥开情绪分析所表达的内容,大多是非黑即白的观点,没有灰度,没有过度,没有给别人插进来的空间,自然也就无法形成一致性的结果。

    原来正是犯了老喻在人生算法课所提到的问题:我们本应灰度认知、黑白决策,却搞成了黑白认知、灰度决策。

    “灰度认知,是指你在分析选项的阶段,先不急于作非黑即白的判断,保持一定灰度,这个灰度最好有一个数值。

    黑白决策,是说我们在形成最终决定时,必须有一个黑白分明的选择,不能模棱两可。”

    灰度认知的关键是在认知阶段,别把时间和资源浪费在非黑即白的争吵上,而是对每个选项进行灰度数值的确认,运用概率思维,进行可信度加权。

    我们之所以会经常争吵,本质上是因为没有梳理好自己的观点,没有进行理性的评判,给出一个灰度值,只是形成了一个非黑即白的观点,没有留下彼此融合的空间。一旦上会,几个回合下来,便容易从观点的交锋转化成情绪的对抗,再想形成一致意见,自然是不可能了;即便有个领导者最终拍板,大家也只能是口服心不服。

    我们之所以会常常犹豫,还是因为我们在认知阶段做地功课不够,没有把不确定性尽量确定下来,进行理性评估和赋权,而是冒然用非黑即白的认知,去做出了一个不黑不白的决策,一点风吹草动便会犹豫不决。

    如此看来,争吵、犹豫仅仅只是表象,根本上还是我们底层认知的问题,面对难以决断的选择,不要总是归结为自己优柔寡断的性格,而要更多的反思自己的认知是否足够灰度,是否非黑即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晨写38】我们为什么总是争吵,又总是犹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kpv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