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提到梦,涌入脑海的东西太多了。
比如我发现小孩子经常说看到些怪物,未必是小孩子单纯,眼睛有超能力,而是他们分不清梦境与现实,把做过的梦当成真实发生的事情。
小孩子会做梦,想来定是稀奇古怪的。可惜大脑未发育完全,使他们总不能准确表达是什么样的梦。
食梦貘,传说中是一种吞噬恶梦的怪物。我有看过它的一些工艺品,样子特别像食蚁兽,都宣传摆在卧室里,能带来好梦。
捕梦网,一种圆形壁饰,中间铺着一层网状,垂挂着羽毛装饰,起源于印第安人。据说能过滤恶梦,捕捉好梦。
由此可见,恶梦对人的冲击很大,大家都想用些物品阻断恶梦。
为了解决恶梦的困扰,还产生了反着解释的说法。即梦与现实是相反的,比如梦见死,代表现实中吉利。
我梦过好几次世界末日,梦见被怪物追杀,也死了无数回。有的真是被吓醒的。但对现实的影响微乎其微。
梦经常被认为有警示作用,大抵上是由于人喜欢挑拣信息。九十九件与现实无关的梦,一个偶然与现实碰撞的梦,人们会觉得后者代表了梦的实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89827/971de07304421711.jpg)
二
梦有个独一无二的地方。梦时只觉得真实冗长,醒来不到一个小时,就逐渐忘记大部分内容。
由于梦几乎天天不重样,堪称荒诞派魔幻电影。
曾经买了一个本子专门记录梦境,用来作为写作的灵感素材,也确实在小说中描写过梦中出现的画面。
可惜后来没有坚持下去。遇到过一个作者除了写作,就是每天把自己的梦画下来。很多艺术爱好者,其作品的灵感经常来自梦。
梦能利用起来,对现实的影响才叫深刻。
三
高三时,读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这又是人类试图用合理的文字破解梦的谜题。
看完后,我确实受益匪浅。
梦是欲望的满足。梦能体现内心的阴暗面。白天被表意识克制的部分,到晚上会被潜意识激发出来。
弗洛伊德的理论偏向人性本恶。
我大体能明白自己很多梦形成的原因。有时梦到好朋友的不好处。实际因为虽与朋友交好,却有隐藏的嫉妒。
嫉妒是天主教中的七宗罪之一。心理学上属于人性的普遍弱点。嫉妒有不同程度,强烈的嫉妒毁人毁己,大部分人很难承认的是程度较轻的嫉妒。
我不会伤害朋友,但有时看到她比我好,内心很不开心,梦境中显示了对朋友的恶意。
为了消除这些恶梦。我在白昼里反省自身,接纳阴暗面,努力拉近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距离。效果不错。
如果你能消化到白日的情绪,夜晚的梦就不会难堪。
高三是什么时间呢,高考倒计时,为了过一条通往大学的独木桥,月月模拟考。
于是,我有意识地去尝试“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睡前想试题,发出祈祷,希望梦境提供考试题目。
结果是数学、英语还是一团糟,就算在梦中,考卷也是空白的。我学得实在太烂了。
不存在脑海里的东西,即使是包罗万象的梦也无法提供答案。
倒是语文梦到了一些东西,我经过分析,认为可能是作文考题,于是提前准备好思路。语文的高光时刻终于来了,我猜中了总分值50分的作文大题。
遗憾的是到了正式高考,梦没有给我提示。
梦终究是无常,不可控的幻觉。
四
在古代,人们对于梦有种难以摆脱的信仰。
即使是严谨客观的史书里,都能看到与梦相关的事件。
【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这是汉高祖刘邦的神迹。
关于梦与现实的难解难分,印象比较深的是魏征斩龙王。
说龙王触犯了天条,被天帝下令斩首,行刑的人是魏征。龙王便去哀求李世民,斩首的时间是固定的,只要到点时,魏征不在场,他就不必死了。
李世民答应帮忙。第二天邀魏征进宫,热情招待,与魏征慢悠悠地下棋。
魏征发现李世民在拖延时间。到底是帝王,魏征怎么敢突然告辞。
眼看着斩首时间到了,魏征说我下棋累了,先打个盹。睡梦中元神出窍,仍把龙王杀了。
事后,李世民也讶然,好家伙,居然还有这种操作。
神话和历史人物结合,梦与现实交织,初看到时我那热衷幻想的脑子都绕不过来,觉得匪夷所思。
现在想起来,才惊叹魏征不但是大唐名臣,还是操纵梦境的能人啊。
多少人花大量时间去解读梦,研究梦,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操纵梦。
可惜到目前为止,只能在影视作品看到成功操纵梦的人。比如电影《盗梦空间》,潜入他人梦中,通过制造各种有伏笔的梦,影响他人在现实中的决断。
也生动展示了梦的绝妙之处,梦中世界险象环生,生死一线间,醒来却只是打了会瞌睡,一切太平。
所以,有点是可以肯定的,梦能给我们的创作带来无穷的灵感。
文/怪旅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