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的很多行业都有了人工智能的参与。人工智能在行业发展中已经取得一席之地,很多人类无法胜任的危险性的工作,苦活、累活、脏活能用人工代替固然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是,科技的发展并不满足于此,很对科学家依然在孜孜不倦的开发人工智能,除了之前阿尔法与世界围棋大师决战60局无一败绩,创造了围棋界的人工智能神话。近年来,人工智能更是甚嚣尘上。已经开发出了人工智能作家。它会写诗,写文章,还有人工智能主播,它会二十四小时在直播间展示、卖货。除此之外许多新闻播报员,也是人工智能代替的,只要输入新闻条词,它就可以无错误的播报。那么教育真的也可以被人工智能代替吗?
看到这里,我们很多人都觉得,未来作为教师大家得失业了。其实,人工智能,毕竟是机器,冷冰冰的机器怎么可能会代替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呢?教育并不是机械化的操作,教育需要倾注耐心与爱心。日常的教育生活中,学生发生口角摩擦,需要老师当法官去判案,法官可以直接宣布案件的结果,但老师有时为了保护学生自尊心,还要拐弯抹角的说。遇到难题,教师可以耐心细致的讲解,根据学生理解状况改用不同的思路去启发学生,就像福尔摩斯一样带领学生去寻找答案;学生不在教室,教师要亲自调查到底去了哪里,还要不顾一切的去找学生;学生成绩下滑,自信不足,萎靡不振,教师还要充当心理专家,对学生循循善诱,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人工智能能不能实现这些身份的随意切换呢?
当然,如果只把学生当成刷题的机器,当成同样无生命的知识容器,那么人工智能一定可以取代教师的位置。因为人工智能在解题、讲题、改题流程化操作上可能要胜过老师。但教育并不仅仅灌输知识和传授技能,教育是一场引领学生进行人格修养,价值提升,情感熏陶的伟大工程。正如陶行知所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人学”。我们做的是有温度的教育,人工智能只能是教育的辅助品而非替代品。
科技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如果将来人工智能的发展真的可以达到“类人”化,社会已经不需要情感,那么教育也就意味着消亡,没有人情味的世界已经不是人的世界。人工智能已经不仅仅可以取代老师,它已经可以取代人类统治这个世界。从而类人的机器达到永生的标准。人类社会之所以有序运转,恰恰是人一直在接受教育,从教育中获得走向社会,走向群居生活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