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想录每天写1000字忘忧社
我们马不停蹄的奔向下一段爱情,下一段欲望

我们马不停蹄的奔向下一段爱情,下一段欲望

作者: 默夜清辉 | 来源:发表于2017-06-09 19:54 被阅读41次
《世界一切,都是遇见》

我写书评其实不多,一方面是怕自己写不好,另外一方面没有遇见很心仪的好书,然而十点读书著作的《世间一切,都是遇见》让我眼前一亮。

关于十点读书这么大的平台,就不需要我这个无名小辈介绍了。快递到了,我小心翼翼的撕开外面的白色包装,像打开一扇门,随后蓝色的封面映入眼帘,封面右中间写着:“林深时,见鹿,深蓝时,见鲸,梦想时,见你。”的字眼,我很喜欢这种文艺感。

我个人不喜欢读那些情感励志方面的文章,但这本书颠覆了我对这类文章的看法。原来有些情感类的文章,不是我之前所狭隘理解的纯粹的鸡汤。这本书的文章,带“肉感”,有营养,读着美味,引人思考。

我觉得读一本书,最大意义在能从书中学会深层次的思考,而不是表面文字所带来的短暂快感,因为思考就是在与作者对话与交流,而表面文字只是与作者的一次路过擦眼。一篇好的文章,的确会引发共鸣和引人深思,以下是我的所读所思:

本书插图

1.

读到艾小羊的《好运是一种能力》,刷新了我对好运的看法。

我曾经也迷恋过好运,希望有一天好运降临在我身上,这样的幻想助长了我的懒惰,除了锻炼想象力外,我得不到任何的提高。

艾小羊在文章说道:“我们身边经常有这样的声音,当某个人做成了一件事,一定有人会说:他运气真好。运气,掩盖了很多的努力与判断。”是的,只要我们留心一下,天下掉馅饼的概率只是很小的,正如中彩票一样,虽然它们存在,但是不可把它当做大概率性的东西。除了那些客观的因素,例如机遇、平台等等,一个人的成功往往离不开慧眼、自我修养、努力程度、觉悟等一系列主观的东西。

这篇文章核心思想是:“好运是一种能力。”其实就已经说清了,没有建立在努力付出实践的基础上的空想都是徒劳的。很多人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层次的发掘。只是停留在嘴角,没有付诸实践,这样又怎么能到达自己的目标地,取得想要的成功呢?

俗话说:“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要想有好的运气,那么就好好做好准备吧,别把希望寄托在运气之上。

本书插图

2.

读到杨熹文《读书可以改变那部分的命运》,与我对读书的想法相一致,读书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不能太功利性。

我们常说读书改变命运。而作者只是说,读书可以改变那部分的命运。一方面没有把读书看做是唯一改变命运的途径;另一方面也没有否定读书的重要性。在我看来,读书是改变命运的一种最廉价的高贵。

“没文化的人最易拿金钱为人贴上阶级的标签,那一年我是最落寞的也是最沉默的那个,温和软弱......”(作者说)

生活在这个物质的经济的社会里,无可否认很多人的价值层面被金钱占据了思想。金钱,其实并无错误,错误的是,用它来衡量一切。

记得有一次,我在看一本哲学类的书籍,一位同学凑到我的耳畔,说你看这个书有用吗,能卖钱吗?我没有发脾气,因为我知道对付这样的人,只能淡定,再淡定,毕竟价值观不在同一个层次。

我举例说:“空气不能卖钱,你就说它不重要和没用吗?何况,很多哲学作品,一样可以拿来卖钱的,只是你体会不到它的那种魅力而已。”同学羞红了脸,然后扬长而去。当然那时我也感觉一种孤独,因为自己以前写的不少作品,无人问津,我只是默默的写着,自言自语。但我又不能做一个哑巴,我要写出我的心声,写出我自己的精彩。写文字让我变得充实,在每一个很少有人关注的深夜里,我也能够找到与灵魂对话的欣慰。

读书也是一样的。“有多少孤独的时光,书籍给了我绝对的安全。去上班的巴士上,午休的桌子前,等车的间歇,或找到一处清净的角落......一本书拨开沉重的孤独,让凌晨和午夜,与甜蜜或者晴天,都有了各自的美好。”

在我看来,孤独是一种很高雅的享受,因为它不同于寂寞,孤独能启发人的思考,达到精神上的升华。我们每个人其实内心都是孤独的,却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真正的看几本书,看几回慢速的风景,我们更多的是追逐浮华和物欲,追赶荣誉和权利,追求快速和现成,忘记了灵魂的声音才是世间最美妙的歌曲。

在那个艰苦的时刻,在一边异乡独自打拼四处漂泊,一边休学的日子里,是读书让作者忘记了吃饭、休息、忘记了孤独,因为她与书籍为友,以书籍为粮,以书籍为慰藉。后来她发展了一份很好的事业,文字给它带来的是远超5000元临时工的工资待遇。

正如她所言:“也许读书改变不了全部的命运,但用我们有限的生命,去牢牢抓紧可以为之努力的事情,并且尽力使它成为,得以改变命运的那个部分。

本书插图

3.

读到李筱懿的《真正的优秀并不刺眼》,我看到了优秀不是声张,卓越是内敛。

“有时候,花开无须太盛。”这一句话作为第一段的小标题,我很喜欢这句,因为它表明了人生的一种态度,一方面是花开了,绽放了自己,人生无悔;另一方面,没有膨胀自己,学会收敛,对别人无害。这是很棒的思想。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得到外界的认可。我发现一个人性: 当你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或者在别人面前表现强的时候,尽管你的确比别人要强,但是别人往往就不太认可你,因为人骨子里都有一份自尊心。当觉得有人比自己强的时候,人的意识里就会有“危机感”。

我举一个例子:领导们宁可重用一个才干一般的手下,也不会重用比自己有才能且强势的人。因为前者安全,活得有自尊感。后者危险,活着有压力感。

通过对人性的分析,就是告诉一个道理读者一个道理:即使你有比别人在某些方面更优秀、更强的能力,也应该保持一种低姿态,不要认为自己别人强,不要试图让别人觉得自己强,不要带着比别人强的眼光去看待别人,要多考虑下别人的自尊心。当你学会了低姿态,学会了“矜持”,又懂得圆滑世故,又不缺乏实力的气息,久而久之,别人自然而然就会认可你了。

本来花自香,何须证其香?有的事情就是,你拼命想得到,反而得不到。你拼命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别人反而不会认可你,因为你缺少一种适度“圆滑”。

优秀是锋芒,卓越是内敛......越是优秀的人,越有平常心,就像大道至简,出类拔萃到了一定高度,反而泯然众生。

学会内敛,除了是一种内涵之外,还有我在上文所讲的“世故圆滑”,一个人面对人际关系最好的方式就是外圆内方。《论语》曰:“仁者可谓方也矣”,古代把“内外相应,言行相称”的人称做“方者”;方有约束、人的品行端正之意,而“圆”具有圆滑世故之意。不少人对世故圆滑表示反感,认为它是一个贬义。在我看来,它至少是是个中意词,适度圆滑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技巧,因为树大招疾风,人富遭人馋。低调一点,又有什么不好?当然了,不要过度的圆滑,必要时慷慨一点,不要沦为变色龙、夏洛克。

内敛,如同一朵静谧地花,一个满嘴跑火车的人,难以体会其中之美。

本书插图

4.

读到连岳的《学会浪费》,我看到对“浪费”的另一种解读。

作者在文章以小时候穿不合脚的鞋子、陪外婆吃了十多年的剩饭等一些“不会浪费”的事件所带来的困扰和烦恼为例,讲述了浪费的重要性。

其实我看这篇文章,首先是被它的标题吸引的。这个标题的确是反常,跟“浪费可耻”的思想“对着干”。随着深入的阅读,原来我只是看到了浪费的表层的负面含义,并不懂得其还有益处。

“无用的东西留着,它不仅会让家里塞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而且你的脑袋也会被塞住......所谓浪费,表面看来是物质的流失,其实是内心的放松,也是对他们的宽容。

作者是这样的论证的,一方面讲东西留着没用,可以随意的丢掉;另一方面说“怕浪费”的行为和模式实质就是在虐待自己,例如经常吃剩饭、舍不得购买衣服。然后这些行为和模式都会“遗传”给下一代,让下一代受苦受累。

这些观点,我大多是赞成的,但是作者以“浪费虐待自己”为理由,可以随意浪费,直接把书籍衣物扔进垃圾堆而不捐给别人的说法和做法,我不太赞成。

首先,浪费是建立在你的实力之上的,有能力的时候,就没必要担心浪费后的“后果”,一个贫困的家庭,一双鞋子穿得只剩下两成新,也是正常的。一个开着宝马车,扔掉一个九成新的万元液晶电视机,是没啥影响的;然后,可以理性的去浪费,书本和衣服等不要了的东西,捐给需要的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样也同样教育孩子,学会从他人角度想问题,学会节俭观,环保观。

除此之外,我都是接受作者的观点的,可能作者的观点和我所说的差不多,我可能歪解了,别介意,毕竟我是读者,能够引发我的思考这才是最大的意义。

“要学会浪费,你的孩子玩水,不关灯,把蛋糕抹在脸上,不要再吼他们。这几块钱换来他们的快乐,是多么的值得的事.....”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值得很多家长学习的。因为从小长大,我见过,因一只碗不小心摔了而打伤胳膊的,因一句反驳的话被掌嘴,然后骂得狗血淋头的......那该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多大的阴影呢?只有孩子知道。

本书插图

5.

读到韩松落的《你马不停蹄的爱情,只是一段段故事梗概》我看到了爱情在当代社会的逐渐变质,慢是一种风景。

“网络时代,大家都习惯了这种短、平、快的小恋爱,习惯了在半年时间里内,走完整个的爱情旅程。”

我们马不停蹄的奔向下一段爱情,下一段欲望,每一段感情和欲望,如果没能在五分钟之内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就迅速的切换到下一段。

的确网络时代的很多人,对待感情的确如此,社交网络拉近了与异性的距离,带来了更对的机遇、性,也让异性之间的美感、矜持减少了。很多男生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少年,坚持喜欢一个女孩子三年如一日,写着情书,想去远方,不是满脑子想着开房和游戏;很多女生也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少女,对待爱情矢志不渝,不是想着试试和怎么培养“备胎”。

高速发展的物质社会,我们生活中的风景反而减少了。因为人们多了浮躁、多了浅尝辄止、多了不耐烦。坐一辆高速的车,虽然很快到达了目的地,但是我们看不太清天空中的云朵是多么的柔美,远处的山野是多么的娇羞,窗前的树也带几分清秀.....

我们时代里的“短、平、快”更多的体现出物欲和浮躁。

我想起一首很有感觉的小诗:“那时候,爱上一个人,不是因为你有房有车,而是那天下午阳光很好,你穿了一件白衬衣。

加拿大诗人洛娜·克洛泽也在诗《欢愉在于细小,在于沉默》中说:“欢愉在于细小,它只占据心灵一角;它形成于季节和风,是一棵青青的小草,是一朵无名的小花,让芬芳在微风中轻飘。”

....

默夜清辉书

结语:

我只选取了五篇文章作为我的所思所想,其他的精彩内容在书中。我合上了书面,背面的文艺气随之飘来。后封面上滞留着满满的文艺:

时间一切,都是遇见。

遇见某个人,你的命运因他改变......

我遇见了你,便像是找到了真的自己。

总之,本书值得你去读和思。

我是默夜清辉,咱们下次见。

相关文章

  • 我们马不停蹄的奔向下一段爱情,下一段欲望

    我写书评其实不多,一方面是怕自己写不好,另外一方面没有遇见很心仪的好书,然而十点读书著作的《世间一切,都是遇见》让...

  • 下一段爱情再见

    『一』 2010年6月,太阳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六月,校园里的绿化芒结满了果实,沉甸甸挂在枝头,好看却不能吃。...

  • 关于下一段爱情

    一个人单身久了就会空虚,不管男人还是女人,这种空虚不是指性,多一半是精神上的空虚,也许,是少了一个人的嘘寒问暖;或...

  • 下一段

    她时不时回头 装作不经意间 再看一下那张脸 让自己确信不会再怀念 然后走入生活的下一段 河流不绝绵延 却要在此一支...

  • 下一段

    总是有许多事情要忙碌。 总是会给自己很多借口——等忙完这一段。 总是在忙完这一段,还有下一段,下一段还会有接下来的...

  • 沿途风景

    走过一段路,还有下一段路等着你,生活向来如此,我们都是马不停蹄的赶路人而已。 我喜欢火车上那种摇摇晃晃的感觉,很慢...

  • 享受失恋,然后奔向下一段恋情

    前段时间,我经常在半夜收到一些微信,内容全部来自一个朋友V,关于失恋。 V今年30岁,工科男,摩羯座,长相不赖。目...

  • 留下一段文字,剪下一段时光

    下午,专门腾出时间,坐在办公室里批改周记。这,是我一周来最喜欢做的事情。 这周的周记是命题作文,题目是《我的英雄》...

  • 它邮寄了谁的梦

    有时我们近视,忽略了亲情;有时我们远视,错过了爱情。我们一路走来,告别一段往事,走入下一段风景。回头看,很多事已经...

  • 下一段故事

    故事,是悲喜连着的变迁。------题记 一 童话 那时汉朝,长安。 她,差不多十几岁,很美丽。如花含露,玉笼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马不停蹄的奔向下一段爱情,下一段欲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bf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