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团圆媳妇死了,院子里似乎寂寞了很长的一个时期,现在虽然不能说十分热闹,但大家都总要尽力地鼓吹一番。虽然不跳神打鼓,但也总应该给大家多少开一开心。
于是吹风的,把眼的,跑线的,绝对的不辞辛苦,在飘着白白的大雪的夜里,也就戴着皮帽子,穿着大毡靴,站在冯歪嘴子的窗户外边,在那里守候着,为的是偷听一点什么消息。若能听到一点点,那怕针孔那么大一点,也总没有白挨冻,好作为第二天宣传的材料。
所以冯歪嘴子那门下在开初的几天,竟站着不少的探访员。这些探访员往往没有受过教育,他们最喜欢造谣生事。”
---《呼兰河传》
自从团圆媳妇死了之后,寂静的院子少了一些生气,一些乐趣。冯歪嘴子与王大姑娘苟且生子之事便成了这寂静院子走向热闹的一件盛事。可这件盛事毕竟是建立在当事人心灵的痛苦之上的。
作为围观者,别人家的事本与他们无关,可是他们却将自己的快乐、好奇心、虚荣心建立在对别人家事务的过问、探询、议论与干涉之上。
这种情形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我们身边那些以探听别人隐私、挖掘小道消息、恶意编造谣言以娱乐自己,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并且这种行为在网络的放大之下成为了社会之中一股邪恶的潮流。
其实,作品中这段情节的描写并不是人类某一段历史时期所特有的现象。它是人类社会自从集体意识形成以来便具的劣根性:是一种自私、暴虐、无知、从众和虚荣的表现;是一种难已消除,不时会出现在人们身上的相互伤害,自我毁灭的恶行。于是这样的一种社会现象便不时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萧红很好的用她的笔将这样一种人类的丑恶面呈现了出来。当我们面对这样的一种呈现时,都会不由自主地问自己:“人为什么会这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