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这段时间在家上网课,看到他层出不尽的各种问题,心里面很是着急,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把家里以前买的《如何学习》重新来看一遍。
但拿起这本书才发现,就跟买的无数本书一样,只是看那个开头。这次一定要把这本书看完。
我记得上中学的时候老师说中国字很有讲究,“记忆”是记了要去回忆。在我以往的认知里面,记忆侧重在“记”。但这本书给了一个颠覆我认知的观点:记忆能力就是提取记忆的能力。
你能把这个知识运用提取出来,是在于你提取记忆的能力强不强!他打了一个比方,就好比说练肌肉,要持续的练习,才会有肌肉的增加;要持续的提取这个知识,才能够随时提取出来。
遗忘这个功能是为了让这些知识得到提取。应该是这样的一套程序:记忆-遗忘-提取-记忆-遗忘-提取…周而复始。
以前一直以为遗忘是记忆的大敌,可是遗忘却是帮助你清晰记忆的有效工具!所以世间上的事很匪夷所思,你遇到的困境,也许就是你的转机,你遇到的讨厌的人,也许是你生命中的贵人。
遗忘不仅被动衰减,而且主动过滤会清理掉没用的杂乱垃圾。无意义的知识、未经整理的知识,都是容易被遗忘的。从这一点来说,思维导图就非常有用,他把一个知识体系整理成一个模块。
情绪对学习的影响。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出发,人有遗忘悲伤的本能。伤心难过的学习过程,获取的知识也容易被屏蔽掉。快乐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更容易记住。
学习材料中有图片、动画、声音、色彩、感情、意义,就容易被记住。有规律的信息也更容易被记住。
一个了不起的记忆大师,他就有一个“联觉”能力,眼耳口鼻舌手意,把各方面的感知都串联联合到一起,使记忆变得格外的清晰生动。
那么我们记忆知识的时候,有意的把自己的感知全部都调动起来,也许达不到记忆大师的那样高度,但是向他靠拢也是有可能的。
学习时候的媒介(提示、联想、线索)越多,那么这个知识就越容易被记住。
学习“必要难度”原则:你的大脑越是费力气的挖出某项记忆,你对其再次学得的程度也就越深,因为提取储存能力加强。
那么这个原则我可不可以这样来应用,就是当你在记忆一段知识的时候,你运用的辅助手段(眼、耳、口、鼻、舌、手、意、脑)越多,那么越不容易忘记,又和前面的又相呼应。
“必要难度”原则又说明一个问题,你越能够忍受自己不会不懂,越能够直面自己的问题,那么你的收获也就会越大。
有伤的地方才会有阳光照进。人的成长从来都是要直面困难,迎接挑战。
学习的错觉-误判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经常中等生、差生在考完试以后捶胸顿足,认为自己发挥不好。他们头脑中有一种误区,看过就表示能记住。
考试前翻看笔记,不如把笔记放在一边,重新整理学习材料,想出全新的重点概述。
这也就是说自考、背诵、考试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消除对学习熟练程度的误会。
主动回想比被动重复学习的效果要好。先花1/3的时间去学去记,剩下的时间凭记忆背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