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88、外国教育思想通史-20世纪3

188、外国教育思想通史-20世纪3

作者: 47ee4fd45a42 | 来源:发表于2020-12-31 23:49 被阅读0次

蒙台梭利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医学女博士后,又重回罗马大学进修了哲学,教育学,实验心理学和人类学等课程,并广泛阅读了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及福禄倍尔等人的教育名著。

婴幼儿吸收心理,即能通过与周围环境-人和事物,的密切接触和情感的联系,获得各种印象和文化,利用他周围的一切塑造了自己,从而形成心理,个性和一定的行为模式。

个性的形成期3-6岁。

6-12岁,从感觉练习转向抽象的智力活动。

教育的这种社会功能须主要通过影响个体的发展来实现。

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都能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

旧的教育对于环境是不重视的。

这个环境须是有准备的环境,因为现代人们的生活环境极其复杂,许多地方对幼儿并不适宜。蒙台梭利对有准备的环境提出以下标准和要求:1必须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2能提供美观,实用,对幼儿有吸引力的生活设备和用具。3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4能为幼儿提供感官训练的教材或教具,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5可让儿童独立地活动,自然地表现,并意识到自己的力量。6能引导儿童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有准备的环境就是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

允许儿童自由活动,在自由活动中,儿童体验到自己的力量。这正是激励他们发展的最大动力。

蒙台梭利完全排斥说理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不免和卢梭一样陷入了片面性。

重视幼儿的感官训练和智力的培养。

谁若不能独立,谁就谈不上自由。--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

蒙台梭利忽视乃至反对培养想象力的倾向在前述的绘画与音乐教育上也体现出来。

在蒙台梭利学校,主要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式是自由活动,自我教育。

善于指导或引导儿童。教师必须在两个问题上约束学生,一是不允许冒犯和打扰他人;二是必须正确使用教具。教师保持与家长、社会的联络和沟通,自然是其职责之一。

蒙台梭利是西方教育史上与福禄倍尔齐名的幼儿教育家之一。福禄倍尔幼儿教育之父,创建第一个幼儿园,要求组织集体教学,教师是园丁。蒙台梭利主张个别活动,教师是指导者。

20世纪20年代后,蒙台梭利热在美国及一些国家跌入低谷。主要是由于蒙台梭利的教育观点与美国当时影响较大的教育理论,存在着重要分歧。杜威指出,在蒙台梭利学校里,儿童虽有选择所用器具的自由,却没有创造的自由,没有选择自己目的的自由。

20世纪50年代末,蒙台梭利重视早期教育的思想又受到了支持。心理学家提出恶童早期是智力和情感的功能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蒙对儿童智力及心理发展的看法受到了肯定。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后天的环境与教育能影响智力的发展。现在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这一观点,即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措施,通过丰富儿童的经验及各种活动,可以开发儿童的巨大潜力,消除和防止智力落后的现象。这又回到了蒙台梭利的立场。蒙强调感官训练思想也受到重视。蒙的敏感期及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受到了现代心理学家的支持。

蒙台梭利教育法限制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情感和语言的发展。

决定人的心理发展的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仅是与物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与人发生关系;蒙台梭利要求儿童只注意物,而不注意人。

蒙台梭利方法重视儿童早期经验,主张通过感知的运动的协调促进智力发展等思想符合当今的儿童心理学的见解,成为它60年代在美国流行的主要原因。

--------------------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社会历史背景包括四个方面,社会大转折,旧教育的不适应性,进步主义,世界教育科学和思想的发展。

农村是城市的根。

在美国,城市发展的最大恶果是贫民窟的出现及种族主义歧视的产生。

改善贫民生活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教育。

工业高速发展的结果不是共同富裕,而是两极分化。

移民美国化问题,传授美国文化的主要途径是学校。多元,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是美国人引以为自豪的政策。

杜威认为,教育改革首先是哲学改造,文化改造和科学建设。

当把学术专业看作是文化或自由教育的类型。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反映的是垄断阶级的利益。认为社会生存的原则也是适者生存,弱肉强食。按照这个原则,竞争便是最好的生存方式。在政治上表现为种族主义,扩张主义和霸权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导师是斯宾塞和他的社会静态学。希特勒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

有意识的进步或有目的的进步是理性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产物,是进步主义的进步的灵魂。有目的的进步的手段在现实中便是国家干预和控制,在通向未来的过程中就是教育。

美国梦想,使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成为美国永远的教育代表作。

总有一天我们将学会用教育来取代政治。

旧的个人主义强调个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强调个人的权利和利益至上,被称为自由的或放纵的个人主义。新个人主义将社区群精神和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如果没有义务教育法的出台,杜威和进步主义者的民主教育的理想就不可能出现。

卢梭将教育的中心移到了儿童,儿童成了太阳。因为只有这样,教育才会是民主的。个人的充分完满的发展便是民主主义社会的本质。

赫尔巴特通过教育的科学化推动教育理论的普及化,顺应了当时世界教育运动对教育理论和培训教师的需要。

如何将社会的目的和目标转换为教育的观念,思维和行为,这是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发展中的一个重难点。

帕克是进步主义教育实验的先驱者,昆西教学法,新教育的核心是关心儿童的成长。杜威是帕克的真正的继承人。

儿童的心理发展应该是在与社会,与社会的需要和目标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中发展的。

明日之学校-杜威,实际上是一本教育理论的普及读物,也是一本著名教育实验的案例分析集。

葛雷计划就是杜威所期待的,能够体现贺拉斯曼的自由民主精神和进步教育的社会改良愿望的自觉的行动。

康茨的社会改造主义是从小资产阶级和贫苦人民的利益出发的,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主要是从中产阶级的立场出发的。

建立教育的社会目标,进行哲学思考是第一位的。

晏阳初,梁漱溟,黄炎培,陶行知等都是社会改良主义者,也都是杜威的弟子。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在中国变成了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但是思想的改良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1938年博德发表-进步教育在十字路口,是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重振和顶峰时期。重振指的是进步主义思潮的社会改良主义的重振,而社会改良主义是进步主义的灵魂。

给儿童本性自然发展以自由。兴趣是儿童一切活动的动力。

进步教育的最大问题是仅仅关注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进步教育运动的领导权已经转移到了中上层阶级的手里。进步教育要真正成为进步的,就必须深入社会底层,必须面对一切社会问题。

在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儿童中心取向的教育实验。这是由于受到了欧美早起教育科学运动尤其是心理科学的发展和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影响,同时也是进步教育追求专业化的结果。

为了实现人格的全面发展,每个孩子都要经历三个教育阶段,1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2有充分的机会表现自己,从事创造性活动;3逐渐认识自己是社会的一名成员。

培养社会感和合作精神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可以从工作中获得一种荣誉感和幸福感。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改良主义教育思潮。

非常注重概念和思路的形成,以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正确理解为目标。

八年研究是围绕如何发展中等教育,如何使中学为青年服务的问题展开的。

克伯屈--教学方法原理-王建新译。特别是杜威,桑代克的思想,我的贡献大部分建立在他们的基础上。

教育即生活就是指教育的目的就是生活的目的,教育的内容就是生活的内容,教育的方法就是行为的方法。

美国是一个民主主义国家,教育就是以促进个人发展和养成个人参与民主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为目的。以往的生活是平静的,恒定的,以往的经验也是以后的经验,教育只要把经验与知识传授给下一代就可以了。然而,现代的生活变化迅速,未来难以把握,以往的知识不再够用,如今的经验又很难适应明天,课程便成为经验的不断改造的过程。但不断改造经验的方法只能是在行动中不断尝试。这是广义教学法的内涵。这是克伯屈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通俗解说。

从78年-2018年,40年社会变化如此巨大,高考一考定终身未变,比克伯屈100年前还浅见吗?珠玉在前!

在这种变动的文明社会中,学校的责任发生着根本的变化。过去,儿童在家庭中很早就接触了生活本身。儿童受到的教育大部分来自与父母的共同生活。由于现代生活的日益复杂,儿童已经很难直接直观地理解生活。可是,理解生活是儿童最重要的教育需求。因此,学校必须承担这一切责任。过去由于家庭社会的教育作用,学校可以比较简单地进行狭义的教学,即教书。现在,学校则必须承担起家庭,社会不再能承担起来的教育任务,对儿童的生长和生活负起更全面的责任,即广义的教学。

附学习指正学习进程所伴随的态度,理想。即态度的学习。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断地选择,而所有的选择都是由个人的态度决定的。

态度的学习是需要特殊的关注,计划和培养的。

欧美许多国家将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方面的学习作为教学大纲的三个重要方面,其中态度是首要的。我们国家的教学大纲主要是由知识点构成的。对态度和技能不够重视。对思想品德和动手能力不够重视。当然态度不等于品德。在我们国家,将态度等同于品德甚至政治思想,是我们在态度认识上的一个特殊的误区。

杜威把思维过程分为五步,1发现疑难问题,2确定问题的性质,3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4推论假说的含义,5通过观察实验弄清假说的含义是否与事实相符。

克伯屈成为20世纪30年代对康茨的挑战反响最大的进步主义教育家。

为什么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在形成时期更多关注的是贫民,而后来越来越关注中产阶级的子女,进步教育协会最终被康茨指责为在中上层阶级的保持之下?

毫无疑问,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在那个时代的先进性是必须得到肯定的。然而,它毕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解决了工业化初期大批熟练工人的培养,确实使劳动人民获得一定的教育,但这种教育是付钱的,难以适应未来的。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是以中产阶级为主发动的。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特征,1把教育作为社会改良的工具。2实用主义态度。3儿童中心,以个别教学取代集体教学。4综合课程,削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5杜威的教育理论被看成是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理论旗帜。在杜威的周围形成一个理论群体,包括克伯屈,博德等。

把教育作为社会改良的工具,当人们更多考虑的是未来的社会时,会产生理性主义的态度;当人们更多考虑的是现实社会时,则会产生实用主义态度。突出的是教育的功利性,即时性,而忽视或否定教育的规律性,永恒性。

从根本上,杜威是一个积极的社会改良主义者。他反对绝对的儿童中心主义,而主张儿童中心主义与社会改良主义的统一。这是杜威与其他进步主义者的最重要的区别。

以教育与工业进步为主题的职业教育运动是进步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陶行知代表的人民教育家是从穷苦的人民立场出发,目的在于帮助人民学会改造他们的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88、外国教育思想通史-20世纪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hv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