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是一个不淡定的宝妈,从可乐的大运动、精细动作到现在的语言这一路上一直焦虑从未改变,但今天,我选择“淡然处之”,为什么?
可乐从叫第一声“妈妈”开始,我的内心就暗流涌动,“什么时候会说话?再多说点”一点点要求开始占据我的内心,慢慢地我变的焦虑“这孩子怎么还不会说话,只会叫妈妈爸爸?”
时间来到了一岁半,可乐也从简单的“爸爸妈妈”慢慢地积累了“爱爸爸,爱妈妈”等一些称呼词,当然还有一些不知所云的词,虽然相比一岁时进步很多,可我的内心还是有点担心“都一岁半了,为什么还只会称呼?不是应该说短句了?”
回想这一年半的语言输入。也是我二十多年以来说话最多也最全,语言表达最准确的一段时光,很多语言需要想着说,组织说,有耐心地说,有趣地说,反正就是“花样语言”。
对比可乐的语言输出,我入了“口语训练”的坑,写完这篇文章,我决定我想跳坑。
还记得可乐说“要”这个词的时候,现在想想还是比较残忍,可乐坐在餐桌上,饿着肚子看着我手上端着饭,一周岁的时候饭团是他的最爱,而我“突发奇想”“你不说,那我逼你说,那你最喜欢吃呢饭来逼你表达”,于是就出现了“可乐,你想吃饭吗?你得说“要”,可乐应该是奔溃了,嚎啕大哭,一边哭着一边尝试着说“要”,”这样的场景,现在想想这个情景像不像容嬷嬷拿着针对着紫薇说“你交不交代,不然我就用刑了!”多么相似的场景,没有爱,没有沟通,只有冷冰冰的要求,无非就是要抚平自己内心的焦虑罢了。
虽然有点效果,从那以后可乐只要什么东西都说“要”,我看这个方法屡试不爽,用这个方式,我们收获了“奶”,之后的好长一段时间,可乐用“要”和“奶”获得了很多他想的物品。但是这样好吗?他会不会对说话产生恐惧?会不会认为这个妈妈不爱他?他会不会认为说话是一种交易?
偶尔我会刷一些朋友圈,看到同龄孩子可以说很多,会不断地引起我的担心,前段时间看到认识的一个孩子才一岁半不到,就已经会认识数字,这让我本已经平静的心又掀起涟漪于是我又开始做了一回容嬷嬷。
可乐最近迷恋上了洗衣机,也坑坑吃吃地发出“洗衣机”的音,总想在洗衣机里面待上一段时间,再让我抱出来,于是我又“奇思妙想”,“可乐,你得说帮忙,妈妈才会抱你出来”,可乐一听,有可能引起了他强烈的不适感,一边埋头准备哭一边发“帮”的音,然而我还揪住不放“帮忙”还有“忙”呢?可乐一听更加崩溃了,哇哇大哭!我也不情不愿地把他抱了出来我的内心一边担心会给他带来学说话的阴影一边又沾沾自喜他好歹说出来的词语。但这样真的对可乐好吗?不禁地引发了我的思考……
直到昨天和前小区的希希妈聊天,她就是那个一岁半小孩就会认识数字的妈,不,她更是一名特教儿童老师,不,应该说,她更是她自己,因为她说她喜欢这个职业,我想她不是因为希希更不是因为其他!
不扯太远,希希妈说“其实,学说话反而也要抓住孩子的兴趣,找到和孩子交流的契机,他学的会很快,然后加以提升难度”。
在我理解,应该就是说,不要强攻,要智取。
和希希妈聊完,一路上都在边思考边给可乐当导游,看着他感兴趣的地方再输入,一边练习,内心里也在质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出发点是什么?我们说话的目的是什么?我是只让可乐说话?还是让他学会交流和沟通?
抱着这个目的,也恰好从两点被一场导弹爆炸的梦惊醒以后,趁机上网搜了下“如何给孩子做康复训练”、“康复机构是如何做康复训练?”直到有篇文章“康复机构的那些不为人知的坑(来自工作人员的内心独白)”里有句话彻底让我汗毛直立。
“机构让一个自闭症的孩子一个月就出语言。但他的父亲却花了三年让他闭嘴!”
“语言所包括的不仅仅是说话,大脑信息整合才是最根本的问题说话只是结果,正如酸奶,孩子需要知道酸奶的特性(白色,酸酸的,有盒子)经过大脑长期整合最终会说出来“酸奶”二字”
看完这个我突然想起来可乐说的“奶牛”就是突然间说出来,因为之前和他玩过“牛奶是怎么出来的”游戏,后来他的大脑可能得到了“牛奶是通过奶牛人工挤奶——装桶——消毒——打包——运超市——售卖”这样一个线性的过程。最终他发出了“奶牛”这两个词语。
这让我不禁地想给自己两个巴掌,由于我的无知和错误操作差点让一个活泼可爱对万物好奇的具有童趣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只会“说话”而不懂“交流”没有认知的机器!实在罪过!
顿时我打消了明天准备给可乐单独一对一关小房间练习发音的想法,觉得还是把小步的游戏慢慢地捡起来,虽然快丢到两个月了由于我的懒惰。
写这篇文章无非就是想警醒自己
第一 成长的一切出发点应该来源于爱,至于什么爱长久而细腻,什么爱是满足私欲需要自己衡量奠定。
第二 任何计划实施都应该考虑持久性以及符合可乐的心理发展
第三 无知可能也是一种伤害,如果暂时没有办法那就什么也不要做!
第四 孩子是我的复印件,我焦虑他就不知所措,我淡定他就淡然处之!
以此警戒!!!
太困了,睡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