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禅与修 |《禅与摩托车维修技术》

禅与修 |《禅与摩托车维修技术》

作者: 月丫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2-23 18:10 被阅读19次
    《禅与摩托车维修技术》

    看书名,很难把具有哲学高度的禅与一项维修技术相联系在一起,感觉很怪异、混搭。实际上,书里内容同样混搭,让人摸不着头脑。初看是一本游记,再看貌似是小说,最后发现其实是一本哲学寓意的小书。前提是,一定要耐着性子、收起好奇心,用一个旁观者事不关己的心态,跟随作者骑着摩托车来一场跨越美国大陆的万里长旅。

    作者罗伯特 · M · 波西格,1928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子城。他在明尼苏达大学主修化学和哲学,之后在该校攻读传播学硕士;他曾到印度伯纳雷斯印度大学学习东方哲学,并担任修辞学教授,后因精神崩溃住院接受休克疗法,痊愈后成为电脑技术员。

    1968年罗伯特与长子克里斯一起骑着摩托车从双子城出发,在中西部旷野、洛矶山区和西海岸从事心灵探险。他希望从狭窄而受限的自我解脱,通过艰难困苦的自驾之旅,经过复杂考验及内心反省,不断验证自己的思考、不断自我剖析,面对自已的前世今生,试炼内心,恢复自我。


    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儒家是做人治国;道家是养身不老;佛家是修养心性。而贯穿儒释道的禅学,最主要的活动之一就是打坐。

    打坐的时侯,所能做的不多,身体既不能动,也不能胡思乱想,也不去关心外界的事物,看起来是不是很枯燥呢?然而打坐的核心却是禅学最重要的理念,它是什么呢?禅在东方人眼里是一种宗教式的信仰。

    佛教的禅提倡打坐,就是要物我两忘,心领神会。

    禅门盛传  “拈花微笑” 的故事,发生在灵鹫山上。一日,佛陀登座说法,大众正准备聆听妙法,然而佛陀却只是拈花示众,默然不语,大众诧异无法会意,只有摩柯迦叶尊者心领神会,破颜微笑。于是,摩柯迦叶获得佛陀的传法,被尊为禅宗的印度初祖。

    "拈花微笑" 为佛教用语,指禅宗的以心传心。后世以拈花微笑比喻参悟禅理的样子,亦可喻为会心或默契之意。”

    禅修的道路从神秀的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的循序渐进,到惠能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顿悟,也是一种禅悟。

    当有僧问 “什么是佛” 时,禅师或不语或伸出手。当他被问及 “何是佛法” 时,禅师或许在问者还未说完就喊了起来:“梅子树上的一枝花” 或“庭前柏子树”。这里的关键在于,回答者的心灵不停留在任何地方,他只是直接地回答,并没有特地为听者的快乐说出任何 “思想”。

    这就是让心自主行动。

    然而,思考也是一种行动。

    而在书中所提到的摩托车维修问题上,就只要专注地修理车子,就不会出现物我对立的情况。一旦真正地投入了工作之中,就可以说是在关心自己的工作,这就是关心的真正意义——对自己手中的工作产生认同感。当一个人产生这种认同感的时候,他就会看到关心的另外一面一一良质。

    书中,作者一直跟我们探讨什么是良质,推演良质与心、物之间的关系。良质就是所谓的道,是所有宗教的原创力,不管是东方还是欧美,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是一切的知识,是所有的一切。

    所以在维修摩托车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内心的宁静,让自己不要和工作环境疏离,在做其他的工作时也是同样的。这点做到了,其他的一切也就会变得很自然。内心的宁静会产生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就会产生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思想就会产生正确的行动,而采取了正确行动的工作,便可使别人从中看到做事人内心的宁静。

    这也是禅所要达到的目的。


    思考与旅行

    我们常常因为说太忙、时间太紧,总不能停顿下来,不能空出一段时间去实践自己计划的事。结果日复一日过着重复、单调的生活。乏味的日子今年看去年是一样的,明年后年好像也是去年今年的重复。不禁疑虑,在没有一丝痕迹的日子中,时间怎么已经悄然的逝去了。

    读完这本书,刚好临近春节,内心蠢蠢欲动,也想来一趟肖陶扩式的旅行。骑摩托车是不可能了,自驾倒是遂愿了。当车辆盘旋在弯曲如肠的山路上,一边是被劈开的山壁,一边是陡峭的崖壁,内心除了恐慌外,还有对大自然的折服。对于远比我们强大的天工,除了规避危险,还可欣赏赞叹。

    路上美景无限,除了亲身感受,更能来一场自说自话的内心对话,可以一边外观也可以一边内省。

    随心所欲的走走停停,远比赶赴某一个目的地更加惬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禅与修 |《禅与摩托车维修技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nx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