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大挑战风语阁人民广场
古文观止‖战国策·范雎说秦王(五)

古文观止‖战国策·范雎说秦王(五)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4-07-31 15:41 被阅读0次

    昨天我们讲到,秦武王面对内外交困的政治局面,临危不乱,从容应对,以其出众的能力,运筹帷幄,最终解决了内忧外患,走出了困局。

    公元前309年,秦武王第一次设置丞相这个职位,可以说,秦武王是丞相制度的创立者,此时距离秦始皇统一中国,还有将近一百年的时间。

    无论秦武王设立丞相制度的初衷是什么,我们都得承认,丞相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古代政治史上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关键一笔,绵延千年,意义深远,

    秦武王即位之初便解决了外部威胁和内部叛乱,为了不与山东六国“同流合污”,他又设立了丞相一职。刚刚即位就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这让秦武王信心倍增,更加雄心勃勃,“欲伐三川,以窥周室,而死不朽乎”,颇有当年楚庄王陈兵洛邑、问鼎中原的气势。

    战国时期,三川一般指陕西关陇地区的泾河、渭河和洛河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当时的战略要地和秦国东出的必经之路。

    之前是韩国在这里设置了郡,秦武王时期,就把三川从韩国手里给夺了过来,在这里设置了秦郡。

    可以说,三川是关陇地区十分肥沃的土地,而土地和人口就是国家的财富,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于秦国而言,此地的战略意义十分重要。

    而宜阳又是战国时期韩国在三川地区的军事重镇。所以,秦武王若想实现其“以窥周室”的梦想,就如大将甘茂所言,欲通往周室,必先取宜阳。

    同时,秦国若想东出崤函攻略韩魏,宜阳同样是最大的绊脚石,宜阳因其地理位置特殊,成为秦国东出函谷关的重要屏障,攻克宜阳便是肃清了秦国东进的障碍。

    于是,秦武王便召集众臣商议征讨韩国一事,右丞相樗里疾认为此事不妥,因为秦国攻打韩国路途遥远,他担心赵国和魏国会趁机偷袭。

    而左丞相甘茂却认为,韩国宜阳可取,“伐宜阳,定三川”是秦国东进中原、成就帝业的关键所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当然,攻打宜阳并非易事,因为韩魏联盟,如果攻打韩国,魏国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只要破除了魏韩的联盟关系,让魏倒戈,而赵国又无法越过魏国支援韩国,即便宜阳是军事重镇,兵精粮足、城池坚固,但韩国一旦被孤立,秦军依然可以攻破宜阳。

    秦武王听后大喜,令甘茂出使魏国,建立联盟。

    公元前308年秋,甘茂出使魏国后,与秦武王立下“息壤之盟”,秦武王将攻韩事宜全权托付给左丞相甘茂处理。

    “息壤之盟”是甘茂与秦武王订立的盟约,意在表示秦武王要不遗余力地支持甘茂攻打宜阳,不要让其有后顾之忧,且不要被其他众臣蛊惑而生动摇之心。

    于是,甘茂领兵攻打宜阳,然而宜阳易守难攻,耗时五个月仍未攻克。正如甘茂所预言的,以樗里疾为首的大臣们果然提出了反对意见,此时的秦武王面对众臣的建议有些迟疑不决,摇摆不定。

    那么,秦武王最终会采纳众臣的建议,召回甘茂,放弃攻打宜阳吗?

    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观止‖战国策·范雎说秦王(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sn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