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磊磊曾经写过一句话:小圈子里的大人物。
我爷爷曾经便是我们那个小乡镇的大人物。现在年轻人心心念追求的,他年轻时便都有了——阅历经历,财富,才华,名气,影响力…到了中年,突然财务自由,便闲适地看书写字种花下棋,岁月静好;老来四世同堂,子孙繁茂。
如今91岁高龄,身体依然健朗,思维伶俐口齿清晰,心情好的时候,还能骑着自行车到处溜达溜达。
人生赢家,是吗?尤其是财务自由这一条,我们多少人为它痴迷。但这些只是表象和外在标签。了解全部的故事和生活细节,尤其是亲眼见证他这数十年的生活,我并不觉得这多美好。
1
他能实现“经济自由”,从源头上,要感谢他父亲,也就是我太爷爷。
据说那是个非常吃苦耐劳的人,身体素质极好,热衷于拼命干活,挣了钱就买地,愣是把自己攒成了十里八乡的大地主,全村首富。我爷爷小时候,周围的穷人,都要来为他家打工。在穷人孩子早当家时,我爷爷成了远走他乡求学的游子,学成归来,就成了方圆几十里,难得的文化人。
虽然家里良田众多,但他是做不来农活的,那个年代,工作机会稀少,他便先在家开私塾班,教附近的穷孩子识字。
后来,他被县城某局请去当官,成了那个年代的高级公务员。他的职务,也是成天和财务、账目打交道,据说那个年代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爷爷一战成名。
全县掀起反贪查账的风潮,各个局里的账目都是混乱不堪漏洞百出,只有我爷爷所管辖的账目条理清楚,分文到位,严丝合缝,直白来说,便是无一分钱的贪污受贿。随后,年纪轻轻的他和几位老干部一起,被派去查别人的账,各自一个房间封闭作业,与外界隔绝了几天几夜,把账目全部厘清,立了大功,成了各种座上宾,一时前(仕)途无量。
谁知后来文革的浪潮也到了我们那个小县城小乡镇。太爷爷被打成“富农”,受不了屈辱,上吊自尽了。而“富农”这个标签,也被我爷爷继承了…前途,自然是深受影响的,甚至子女的前途,也有耽误。
万幸的是,他依然享受到了国家离休政策,选择提前退职,成了一名离休干部。从此不用上班,每月领取离休金与退休金,因为农村自给自足,爷爷生活又简朴,那些钱足够一家生活开销,且有结余。就这样,他莫名其妙地成为了财务自由者。
2
离休后的爷爷,在乡村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教我们晚辈念书练字,自己看书写字,他写得一手好书法,各家各户红白喜事,他都是被请去写账目写对联的先生;那时候,每年春节对联,他都会提前买好红纸裁好,为每家每户写好,等着大家来取。这些算是他打发时间的副业,不赚钱还赔钱。
随着物价的上涨,他每年每月的离休金也是逐渐上涨,记得我工作后第四个年头,每月工资也只和他的每月收入相当,尽管我还算努力,月薪在同龄人中算是中上。爷爷在农村那个物价低廉、略显贫瘠的地方,算是手握巨款了,很多青年劳动力拼命干活养家,挣的钱都没这多。
也许他的生活,让很多同乡羡慕,不用受一丝苦挨一点累,便能衣食无忧,多少庄稼人甚至城里人,都可望不可得。但我们这些晚辈,看在眼里,却时常唏嘘。
仔细想来,说他老人家一生精彩,跌宕起伏,是有些牵强的,因为他只是前半生跌宕,然而后半生,也就是经济自由之后,几乎没啥起伏。
他离休时正值壮年,本可做很多事情,让自己这一生更加精彩,比如,带着钱和奶奶,周游世界,或者走遍全国;可以把这笔钱捐给社会,资助大山里的穷苦孩童上学;或者像华西村的村支书那样,带领一帮农民创业;再或者,潜心研究学问,著书立作….再或者,拿着钱,趁着早年城里房价不高,买上几套,在城里当个包租公,享受繁华生活。
但爷爷选择了封闭孤僻的方式。他时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似乎也没什么朋友知己,生活范围未曾超过乡镇,远方偶有客人来访,每天作伴的,是我大字不识的奶奶。他的钱,共有两种去处:一是为数不多的日常开销。
第二,便是花在我们这些子孙身上。小时候是新年红包,后来是大学奖励金,再后来是哥哥姐姐们的婚礼红包,我大学时,需要买电脑,他也二话没说就送了几千块钱来….家族子孙略多,有些晚辈比较受宠,他会包揽对方的学费甚至生活费。受宠的人家,可能连日常开销,也会找他“借”。
简而言之,他的钱,几乎都花给了儿女家。前些年奶奶病重期,他又多了一笔开销:给每家前来照顾奶奶和他饮食的儿女,每月800元伙食费。这笔钱后来逐渐上调,到今天,已是每月数千元。
在农村,孝敬长辈天经地义。有些穷苦老人,要靠自己种菜卖菜才能过活,儿女照样不能不管不问。他这样做,本是多余,那么多子女里,就算有一个是孝子,也不会让他挨饿。
3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如果条件允许,没人愿意一辈子窝在那个小地方,但有条件的爷爷,愣是一直窝着。几十年来,在电视和书籍杂志的帮助下,他眼界从未受限,对新兴事物都有所了解,这是他一贯的习惯,也是他保持思维清晰的方式之一。
但,回归到自身,我想他应该后悔没有尝试别种生活,哪怕多出去走走。年轻时的他,也是走过万里路,见过一些名山大川的,反倒是赋闲后,他却再未远足。
前两年我们想带他去市里转转,或者周边其它旅游文化名城逛逛,临行前作罢。他的年纪,已经禁不起长途跋涉。而我们,也没有经验和能力应对路上可能的状况。
从小跟着他念书学习,我对严厉的他,本是畏惧,直到工作后有一天,突然发现他真的老了,一丝严厉的表情都没有了,只剩下一个有钱、但都花在别人身上的严肃老头。他还会牵着自行车,努力挺直身板,却还是有些微微佝偻,他的步伐也软了下来,每年都要摔倒几回。没人再愿多陪他说话,他曾经的历险经历,遇到日本兵被俘又逃生的往事,没人感兴趣了。儿女与晚辈们都忙着做事,没人有闲功夫成天陪他。
4
他努力锻炼,积极养生,摘抄了几个大本子,记满了收集剪贴来的,百岁长寿老人的养生方法。他曾经对我说,想要活到150岁,只要一直活着,钱就不会断。结合当时正在聊的话题,我知道,他没说出来的后半句是:这样就能惠及你们这些不肖子孙久一点….在那之前,我问他,为什么不把钱花在别处,例如我前文说的那些。他沉默后,说家里这么多人,每家都可能要用钱。我忍着眼泪,也沉默。
我想可能他一直是个大男子主义的人,表面严厉,内心却追求履行长辈职责,纵然子女各立门户,他也不愿完全撒手。又或者,处在那样闭塞的环境里,他也没能想象到,生活本还有别的可能性。他和他的钱,就一直拘泥于自己的儿孙,连自己都不曾多享受过什么。
我们每次回家都会给他带些新鲜玩意,他也在90高龄学会玩手机并且爱上,但这些,很苍白。
他时常感觉到钱的无力,钱买不来亲情,有时也买不来健康。去年,因为得了轻微白内障,但高血压无法手术,他害怕自己会失明。医生都说了无法根治,但他在老干部必看的《银潮》杂志上,看到一则假药广告却信以为真。我们百般劝阻,才没有给骗子寄钱。他却因此,与我们心生嫌隙,以为大家不愿他康复~~他想抓住一切希望,哪怕可能是假的。
他让我意识到,即使财务自由了,生活也并非易事。经济自由了,然后呢?那之后的生活尤其是生活的方向,更需要努力,好好做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