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乎上有一篇《大学教会你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其中的第二条让我顿看良久,让我后悔没能早点知道——室友也许真的就是普通同学,别以为室友真的就是永远的闺蜜朋友,不强求。
真的,是这样的。
对于我的大学,我花费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完成对这句话的自我编造。
大抵是我习惯了在中学时代的跟同伴一起上厕所、一起去教室走食堂、一起吃饭一起买零食、挽手去厕所的两个人步调一致般的同频率了。
潜意识里会觉得,朋友之间的相处,就应该是这样的。
初到大学,在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里的某种特定的范围中,我会觉得作为同班同学+同寝,我的首选好朋友肯定是室友,会有个像我中学时代那样的,能同频率的结伴和分享秘密的好朋友。
为此我会在上课的时候就跟她约好待会去哪吃饭;一块接快递,一块出门买饭;一块走的时候也会在意有没有挽手;偶尔单出来在外面也会发消息问她们需要打包什么……
其实,这样的相处状态,总是会让我感觉不开心,哪怕起因一件羞于启齿的小事。
比如在她邀其他人出去买饭没有邀我一起的时候;比如一次我问她怎么总是我挽她,不是她挽我。她说她不习惯挽人,可是明明我总会注意到她会挽其他人啊;比如我需要拿快递的时候她会先走回宿舍,明明我会陪她去取快递啊;
我显得计较又小心。
我终于感到自己累了,也终于明白我这是在讨好的时候,我开始不再继续。也开始不再刻意合群。
而后的有段时间里,我没有跟她们约饭,甚至没有跟她们扎堆去教室,学会了自己去买饭,也开始一个人去上课。
那一下子,我感觉我是被独立出来的怪物,我发现我把所有人都拒之门外,其实受困的是我自己。
而她们,只是觉得我突然奇怪了,并不知其中原由。
终究,这只是一场自我矛盾。
后面我找了兼职,会感觉累,但能让我忙起来。
忙起来的我,在赶路路上的大步流星的我,终于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感应到了大学生活。
那段时间的自我充实,让我无心去在意和室友之间的相处模式。这样的我,反而发现和她们的相处好了许多,也轻松了很多。
而这前后,亦是一场自我的修炼,作成长。
大学——从害怕孤独到享受独自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你害怕一个人的逆流吗?就是在上下课高峰期只有自己一个人逆流的那种。
很久前我是害怕的,更确切的来讲是“慌”。
在三三两两的洪流里,一个人的逆流里总会显得突兀。手不知道放哪,好在提了点东西可以稍加掩;眼神会不知道该往哪聚焦,也总感觉好像少了点什么一样的。
现在我不怕了,完完全全不怕的那种。
我开始知道我要干嘛了,我忙碌得充实了起来,我开始大步流星地迎面逆流,我开始不屑宿舍手机闲呆。
我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会有很多的话题,自然的交流,即使偶尔联系也依旧是熟络的。
这样的我,回头望去,反而会发现和室友的相处轻松了许多,许是因为抽离了关于讨好的意味,那原本的在意也就随之消散了。
到后面我们就知道了,人和人之间还是会有不一样的,你不需要去刻意,也无需讨好,你要做的就是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大学——从害怕孤独到享受独自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一次跟一位学长在聚餐时候聊到关于大学这个话题,他本人是心理协会副会长,他跟我说在他们心理健康咨询室,每周都会有好几个人前来带着诉说式的咨询。
他说那些女孩子所述说的问题挺奇葩的,有关于就寝熄灯声响吵闹的,有关于卫生的,甚至还有关于零食的。
我在一旁听得一愣一愣的,一边感叹能让一个女生独自去心理咨询室得需要多大的积攒,一边脑海飘过“感谢室友不杀之恩”这八个大字。
网络上流传开来的“感谢室友不杀之恩”,玩笑之余,让我不经去思考那当事人对繁杂琐事的怨气的积攒程度,该有多大,才能使人走向极端。
宿舍本该只是一个睡觉休息的地方,而我们却把它当成了社交的场所。
在你走出狭隘的宿舍小圈的时候,在你接触到更多有趣的事和结识更多有趣的人的时候,在你自己努力变好变更好的时候,你便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你困心累心的繁杂琐碎啊,本就不应该、也不值得去放大来累心。
女孩子之间的相处,总是多了些“心思细腻”,但是现在我会觉得,让你“心思细腻”至显得小心翼翼或者是斤斤计较的人,终究是跟你不投味的。
真正能处到一块的,除开兴趣相投之外,还得臭味相投。天聊地聊,相互督促,一起进步,相互喊穷相互“支援”,分享自己的小秘密小烦心,会有互损也会相互包容和理解,这样的,才能称之为朋友。
其他的,称室友,或者是饭友。
大学——从害怕孤独到享受独自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青春,原本就是一场自我修炼。
烦心事看开点,大学里好玩的有趣的多了去了,你要体验有趣的事,结交有趣的人,拥抱有趣的灵魂,督促自己成为热气腾腾的自己。
因为,我们在高中里的那无数个奋笔直追的日日夜夜,所换来的大学生活,应该是彩色的、是热气腾腾的呢~
——end——
写在后头的话:
这篇散散,藏在文档里有一段时间了,现在回过头来翻看,已然没有当时敲字的奋奋心境了,如此这般,是我走出来了吗?
在路上,正经历。
加油啊,你,我,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