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12063/f60fec0635e746a4.png)
“情感账户”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及的一个概念,在育儿过程中,如果我们知道这个概念,并且加以应用,可以少走育儿的弯路。
什么是情感账户
我们大家都有在银行开账户的经历,我们在银行开了一个储蓄账户,然后我们陆陆续续地往这个账户里存钱,于是账户里的钱越来越多,有一天你突然心血来潮,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你从账户里取了一部分钱出来,买了机票、定了酒店,你去旅行了,虽然你的这个储蓄账户里的钱少了一部分,但仍然还有结余,还够你下一次心血来潮干点什么。
“情感账户”就类似于这个“储蓄账户”,只是你往这个账户里存的不是钱,而是信任、以及人与人相处的安全感。
你往孩子的情感账户里存入了礼貌、诚实、仁慈和信用,于是你那个账户里的信任和安全感的余额就越来越多,某一天,孩子做了一件事,令你万分生气,你没控制住情绪,对孩子发了一通脾气,相当于你从那个账户里取了点信任和安全感出来,那个账户的余额变少了,但是没有透支,孩子仍然信任你,相信你是爱他的。粗鲁和轻蔑的态度、威逼和失信的行为,这些都会降低情感账户的余额。倘若你三天两头对孩子发脾气,数落他,轻视他,慢慢地,你在孩子那里的情感账户余额就越来越少,直到透支,你的孩子就再也不信任你了。这就是情感账户。
为什么要进行情感账户的投资
为什么要建立孩子的情感账户,并且持续加以投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建立在信任和安全感的基础之上的。而信任和安全感,则体现在亲子关系上。如果孩子对你足够信任,能从我们这里获取充足的安全感,那么亲子关系就好;反之,则差。
在孩子小的时候,倘若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好,那么就更容易拥有一个愿意合作的孩子。
有过育儿经历的父母都知道,有些时候孩子会显得特别难带,他们哭闹、撒泼、骂人甚至打人,有可能孩子在经历一些特殊的成长敏感期,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孩子那里的情感账户余额少到需要孩子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醒我们。无论是哪种原因,用包容、理解的态度来提高情感账户的余额总是没有错的,情感账户余额高、亲子关系好,孩子就更愿意与我们合作,而不是和我们对着干。一位育儿导师曾反复强调,在育儿过程中,“关系大于一切”,我想就是这个道理。
随着孩子长大,特别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我们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大幅降低甚至不复存在,此时,情感账户余额是维系父母影响力的唯一因素。
龙应台曾说:“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限期就快到了。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应该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验收的时候了。”在父母的有效期过了以后,父母对孩子基本已经无法教育了,此时,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提高情感账户的余额,从而维持对孩子的影响力。
如果亲子之间只有“该整理房间了”、“扣好扣子”、“要早点回家”、“要用功读书”、“把音响声音关小点”、“别忘了倒垃圾”等诸如此类封闭的、机械式的交流内容,那么情感账户很快就会透支。那么,当孩子遇到人生重大抉择的时候,他就不会敞开心扉接受我们的建议,因为我们在他那里的信用度太低。尽管我们非常的睿智,而且很博学,完全可以助他一臂之力,但是就是因为情感账户已经透支,我们无法影响到他,从而无法帮他。
知道“情感账户”之后
当我们知道了“情感账户”这个概念之后,就仿佛在自己的脑中装了一杆秤,以此来衡量自己对孩子的心意和言行是否合适。
我们可以时常反省自己,是否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了?是否发脾气了?是否太唠叨了?是否总是看手机而不理孩子?……而这些都是在降低情感账户的储蓄。
对孩子好一点的机会也有很多。比如当他请求帮助的时候去帮助他;当看到他对某项运动感兴趣的时候,和他一起玩;当他在做事的时候,走过去问问他是否需要帮助;还可以带他出去看电影或者吃冰激凌。最最重要的是,听他说说话,不带入任何我们的判断和经验,只是单纯地聆听,尝试理解他,让他知道我们在乎他,并且尊重他。
亲子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是长期行为,无法一触而就。越是持久的关系,越需要不断地进行储蓄,因为越是持久的关系,彼此之间越是有所期待,原来储存进去的信任就越容易被支付掉。
如果今天我们在路上遇见一位老同学,虽然多年未见,但是彼此仍然一见如故,因为过去积累的感情还在。但经常接触的人就不一样了,比如我们和孩子,经常接触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彼此产生摩擦或者误解的机会增多,同时相互还期望得到对方的关爱,无论是每一次的摩擦还是期待没有得到满足,都会从情感账户里提款,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有时候会陷入一个怪圈,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那就是可以对家人以外的人很友好,但是对唯独对家人冷言冷语,这就是没有往情感账户里存款的结果。因此,我们需要早早地往孩子的情感账户中投资,越早越好。
最后,要注意的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最要紧的不在于言语或行为,而在于本性。不论你怎么努力修饰,你的行为和言语会出卖你的本性。唯有发自内心地去理解孩子、关心孩子,才能赢得孩子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