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冬实(子兮)
我是大体知道张小龙和微信的关系的,但他1月9号在微信公开课上的演讲并不是第一时间看到。
最早对张小龙的了解是从几篇文章中得知的,他被称为微信之父,他的一些事迹,他曾经有过困顿的过去,最早开发的foxmail,因为一直没有收入,最后不得不忍痛卖掉,都是些零零碎碎的事情。因为看了一些文章,就更加好奇了。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别人的文字里去了解另一个人毕竟是有种隔靴骚痒的感觉。
终于,在一段相对整块的时间里,打开了那段视频。
四个小时,是个不短的时间,四个小时里,我虽然一会洗衣,一会清扫,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对他演讲的内容完全了解,没能认真看的,也认真听了。
他几个小时全程脱稿,演讲期间,他几次轻 声说,我要喝口水,然后缓缓走向另一边,喝口水再慢慢踱回来,对,是踱回来,如同闲庭信步。但每个人都知道,这若不经意的状态恰恰代表着他打的是一场有准备的仗。他就是能给人一种信赖感。
我在想这种信赖感从何而来呢?
说实话,他那张朴实、不那么商人的脸和如白水一般的大白话,让整个过程不油腻。
虽然,他的演讲没有什么金句和华丽的词藻,但整个过程一二三四有条有理,逻辑清晰。看起来“简单”,却感到恰好,这种恰好的感觉或许在使用他开发的产品时就早已种下。
毕竟真诚,要比卖弄技巧要高级多了。
关于开发微信的初心,关于小程序,关于公众号、红包、摇一摇,微信的改版……他都一一做了解释。对于一个技术外行来说,这些并没有让我感到太多兴趣,让我记忆最深的还是他做事的良知和对好产品的理解,当然,这些也是他不断地向前辈们取经所得,比如向乔布斯。
好产品的十条原则:
1:好的产品是有创意的,它是一个创新的产品:
2:好的产品是有用的;
3:好的产品是优美的,有美感的;
4:好的产品是容易使用的;
5:好的产品是含蓄的,不招揺的;
6:好的产品是诚实的;
7:好的产品是经久不衰的,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迅速消亡;
8:好的产品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
9:好的产品是环保的,不会浪费太多资源;
10:好的产品会尽可能少地体现它的设计,或者说少即是多。
之所以把这十个原则一个个地列举出来,是因为对这些好产品的标准很认同,值得学习。
我相信美好的东西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无论是产品、作品,还是人品。
一个写字的人就像一个程序员,作品就是产品,应该同样具备好产品的原则才能算好。所以,这里面的许多原则也适用于写作,比如,好的文字也应该是简单的,是含蓄的,有美感的。
生产出好产品的人也有着许多的相似点。
张小龙有普通的一面,也曾一直被生活碾压,他没有好的家庭背景,也没有硬的后台,甚至耀眼的外在,有时在同学聚会的时候还会有人认不出来……他的许多想法,曾经不被人理解甚至备受冷落。现在,业界有些人应该已经视为标杆,既使这样,并不代表着他的想法就都被理解。
演讲中,他对一些想法做了注释。
他当然有不一样地方:板凳可以做得十年冷;无论低谷还是更低谷,梦想的不拐弯;在别人都在算计的时候,可以依然在自己的山头死磕;可以随时随地的思考和学习;对自己所做事的坚定信念……
这些都是生产出好产品的所在。
最后,张小龙用了一句话来结束演讲——“万物之中,希望至美”,这句话我在《肖申克的救赎》电影剧本的开篇中曾看到过,这话后面还有一句话,后面一句是“至美之物,永不凋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