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有没有问我为什么总是在深夜才更新文字?一是我白天上班,空闲时间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不具备写的时间。二是偶有闲暇,热闹的办公室里我的思维平静不下来。所以,我喜欢晚上十点半回家后,再一个人坐下来,静静地梳理一天中的所见所想,然后记录下来。
高三备考建议之站立朗读:优秀是一种习惯清晨琅琅书声,是咱们452班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天早上到校后站立朗读至少20分钟,已经成为了多数孩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习惯。作为班主任,每天见证孩子们的努力和成长,尤其是孩子们忘我地大声朗读的场面,总给我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近距离的感受孩子们青春的激情与活力,每次都像是又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琅琅的书声让人忘记了冬天的寒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仿佛我也回到了高中年代。当老师就是好,明明已是大叔的年纪,却还是满满的少年心。
环视一周,只有几个同学没有站立朗读,从整体氛围考量稍有违和感,不过他们的投入程度倒也算是认真的。站立读书这件事,我的态度向来是鼓励但不强制,强扭的瓜不甜。德国著名的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随手在黑板上书写:大声朗读、培养语感、加深印象、提高理解、产生自信、体验成功!为站立朗读的孩子们点赞!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领域,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我特别认同这种“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体理念,家校共育也需要秉持这一原则。孩子们有现在的进步,家长朋友们功不可没。于是我赶紧拿出手机拍了几张早读的照片和一个一分多钟的视频,发到了班级微信群里。很快就收到了家长的点赞信息,孩子们放假回家后,家长再次当面的肯定会加深孩子们心中的对大声朗读的认同感,从而把坚持大声朗读培养成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咱们班的孩子多数性格内向,普遍都不够自信,直接的表现就是读书时发出的声音很小。自高一分班后,我就一直有意识地激励他们早晨到校后张口大声读书,尝试了很多方法,一路探索,历经风雨,现在终于开花了。
班级在班人数是43人,体育生早训不能参与早读,早读参与人数是36人。每天自觉站立朗读的同学都在25人以上,除了几人是从来不参与外,还有几个同学似乎是凭心情参与,不能天天坚持!
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我们都熟知“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兔子天生脚快,奔跑的速度远胜于乌龟,然而,它跑了没多久,却躺在路边睡起大觉来了。平心而论,兔子在奔跑这一行为上不可谓不优秀,但它最终还是做了乌龟的手下败将。乌龟为什么能取胜?靠的是“一往直前,毫不停歇”信念的力量,如果我们把它概括得更抽象一点,也即乌龟拥有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而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在具体的行为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外化成一往直前的优秀习惯。我希望孩子们哪怕是做一只资质平凡的乌龟,也不要做一只缺乏毅力的兔子!
大声朗读利大于弊是有科学依据的:当大声朗读时,其实是朗读者在欣赏自己的声音,时间长了,有利于孩子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诵读过程中,把文字变成了声音,并且伴之以节奏、韵律、形象、情感,使人进入了一种美的艺术体验,这就很好地开发和训练了右脑。
优秀是一种习惯,胖子可不是一天就吃胖的。学习上的事情可来不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可惜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还是有人不明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