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中考语文读懂题干要求有多重要?

【语文教学】中考语文读懂题干要求有多重要?

作者: 伊水芳草苑 | 来源:发表于2020-04-18 08:29 被阅读0次

13号初三学生返校,14号安排了疫情期间网络学习检测,由于《陈涉世家》一课没讲(19年语文教材删除了这课,我假期的是旧书),学生成绩非常差,没讲的也同能发现问题,学生对于古今异义词意思不能把握。但整份试卷存在的问题是:

一、学有恒者成绩见长

例如:古诗文默写共设计了五个题,每题两空,共十空,得分率在五分左右。疫情期间,使用钉钉打卡设计了十周的古诗背诵赏析打卡,每天一首诗,能够扎扎实实坚持完成的同学在这次测试中都取得了好的成绩,但人数凤毛麟角。十三班的何梦瑶、焦佳怡、张美丹、王佳琪、尤梦桐、马毅珂、姚莎莎、韩佳怡、胡文韬、王佳雯等同学,十四班的杨笑琪、司乐琦、史雅婷、鲁豪果、张曼丽、梁嘉冰、董远航、赵静雅、王梦毅、彭幸艳、南佳祥、许玉典等同学每天坚持视频、音频、背默打卡,在这次考试中都取得了好的成绩。

二、主要问题:多数同学读不懂题干,答非所问,积累不牢固。

例如名著题题干为:《西游记》把神性、动物性、人性相结合塑造人物形象,请结合作品以具体人物为例简要分析。

学生答题:结合故事情节简单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忽视了题目中的三个关键词:神性、动物性、人性。答非所问,缺乏条理性,随心所欲,直接失分。

原因分析:

解析题干意识差。读懂题干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决定得分的关键。遍观学生答题情况,普遍存在问题是对题干的忽视,或者是不知如何解析题干。归因溯源,产生这种情况不在学生,在课堂教学。严重点说,在教师的课堂授课方式。学生的忽视就是课堂的忽视,学生的做答无条理就是课堂教学解题思路引导的无条理。所以,提升学生成绩,就要提高课堂授课的条理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规范做答的常态化。一切从课堂开始,一切从教师开始,一切从解题习惯开始,一切从严格要求开始!

三、解题示例:深入文本、善于思考、归类精析

回归到这道题,题干说的很清楚,请从“神性”、“动物性”、“人性”三个角度分析《西游记》人物形象。首先要了解西游记中具备这些特征的人物有哪些,唐僧师徒四人中有“动物性”的是猪八戒和孙悟空,除此之外很多妖怪也是具有这样特征的,例如黑熊怪、黄袍怪、玉兔精、蜘蛛精、琵琶精等。但特征明显的莫属孙悟空和猪八戒。

孙悟空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学形象, 他身上体现着“人性” 、 “神性” 、 “动物性” 。 然而, 孙悟空又并非这三者的简单相加, 而是“人性” 、 “神性” 、 “动物性” 的有机结合。

孙悟是集“人性” 、 “神性” 、 “动物性” 于一体的英雄形象。

孙悟空的“人性”的一面:他具有英雄本色和乐观主义,团结协作,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好打抱不平,但性格急躁、自尊心强、心高气傲。

“神性”的一面:孙悟空具有超自然的神性,他变化多端,会七十二变,会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上天入地,穿越生死界,长生不老。

“动物性”的一面:他尖嘴猴腮、红屁股、长尾巴,罗圈腿,具有猴子的动物特征,他聪明机敏,活泼可爱,惹人喜欢。

这些特点的归类总结,建立在精读整本书的基础上,单是电视剧或者电影很难有这样全面的了解。所以,我们建议学生读整本书,开展专题探究,在专题探究引领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有目的的读书,深入文本。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做好阅读指导,制定出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方案和具体阅读落实措施及读书活动安排。使学生通过读书、思考、交流、分享、精进,逐步加深阅读,获得更高层次的收获。

以此方法可以归纳猪八戒的形象。

四、精读文本与名家赏析,拓展思想深度与思维广度

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能够认真通读原著的少之又少,大多数学生是通过影视作品了解,这样就造成认识的浅泛化,缺乏对作品语言文字的亲密接触,很难体会到语言文字表达的魅力和作品的张力。因此,我们要求学生从小就要“沉浸经典,与名著同行”,“读经典名著原作,传优秀文化魅力”。同时,教师要多阅读名家赏析作品,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名家赏析,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五、强化题干解析思维化,课堂分析条理化,规范做答常态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教学】中考语文读懂题干要求有多重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pm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