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好文读书简友广场
文学课|三曹与建安文学

文学课|三曹与建安文学

作者: 夏木遇见何夕 | 来源:发表于2024-06-23 21:49 被阅读0次

一、建安文学

1、含义

年号(196年~220年)汉献帝在位时期,还属于东汉末期。之所以把建安文学作为独立的文学阶段,是因为这一时期呈现了新的面貌,打破了两汉辞赋的时代,文人诗比较兴盛,形成了文人诗创作的高潮。

2、蓬勃发展的原因

这一时期的作家大都经历了汉末大动乱,文人卷入战争,被推到社会底层;社会大动荡的时代,往往也是思想大解放的时代,出现了日常生活的普遍诗化;对诗经、离骚、乐府诗传统的继承;曹氏父子的倡导和带头创作。

3、建安文学的内容

一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离乱和人民的疾苦。

二是表达诗人建功立业的要求和统一天下的雄伟抱负。如曹操的《短歌行》。作品意境宏大,形成了悲凉慷慨、刚劲有力的风格。这就是“建安风骨”。

二、曹操

1、曹操介绍

155年~220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曹操20岁时通过举孝廉进入仕途,现存诗歌二十多首,虽然数量不多,但体现了他的诗风。

2、曹操诗歌内容

一类是反映汉末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如《蒿里行》

另一类是表现作者理想、怀抱、积极进取的精神。如《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第三类是游仙诗,但不太出色。

3、诗歌成就

慷慨悲歌,刚健有力。

三、曹丕

1、曹丕介绍

187年~226年,是邺业文人集团的核心人物。建安25年,也就是220年,建立魏,死后被称为魏文帝。

2、曹丕诗歌成就

七言之祖(1)大都是邺下之作(2)最有分量的是写征夫行役、夫妇离别的诗篇,工于言情,写得细腻、柔美,情味深长。如《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3、曹丕的诗歌艺术特色和成就

柔和婉转的风格,与曹操风格迥异。

四、曹植

1.曹植介绍:192年~232年,陈王昔时宴平乐,很有才华,性格随性,也有建功立业的决心,但缺乏政治家的气质。曹丕即位后,对他进行了迫害。最著名的是七步成诗。

2、曹植诗歌内容

(1)写宴饮游乐。(2)写友人之间的真挚感情。(3)抒发怀抱。如《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井游侠儿。……”

曹植后期的诗歌,主要是诉说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遂的苦闷和抒发备受压抑的悲愤。如《杂诗》“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将骋万里涂,东路安足由。江会影响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3、曹植的诗歌成就

是第一个大量写五言诗的人,第一个使乐府诗文人化的人。表现在:

(1)利用乐府形式广泛地抒发作者的情感,使叙事转为抒情。

(2)以华美的辞藻,改变了汉乐府古朴的语言风格。

(3)讲究写作方法与技巧,善用比喻,注意对偶、练字、声色的结合,多用警句等。

形成了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风格。

五、建安七子

孔融、王粲、陈琳、阮瑀、徐干、应玚、刘祯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课|三曹与建安文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rr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