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开区教师培训02|用课程思想超越两套大纲

经开区教师培训02|用课程思想超越两套大纲

作者: 半夏卐 | 来源:发表于2019-08-18 12:50 被阅读0次
    报告现场

    我们首先要问:两套大纲究竟指什么?(两套大纲是苏霍姆林斯基提出)

    第一套大纲就是你到底教什么?也就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课程标准加上知识清单。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和小学教材的整体性把握得以确定。

    确定了第一套大纲就可以直接推进教学了吗?非也。还必须有第二套大纲做支撑。

    何为第二套大纲呢?第二套大纲就是为了展开教学内容的学习所提供的足够的智力背景。类似于群文阅读,围绕要学的中心内容必须要了解的外围知识。

    第一、二套大纲又是什么关系呢?魏老师的例子极其形象——哪一种婚姻最稳定?没错,同学结婚最稳定。你的学生时代,与异性的长期相处中,你是无意识地认识、熟悉异性。到谈婚论嫁时后觉得合适有目的地与爸妈约见。学生时代的前接触是无意识学习,后是有意识,也就是有目的的学习,无意识学习的时间越长,有意识的学习越成功。

    第二套大纲必是精挑细选的,不是随意的。这种精挑细选的适合于知识性学科的背景知识,可以用清单的方式罗列出来,供孩子们自己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的两套大纲还是没有跳脱出知识为中心的泥潭。只能用课程进行超越。从以知识为中心到达以人为中心的彼岸。

    干老师说,我们真正要关注的不是一节课而是整个课程。

    若一位老师的每一节课都上得如公开课一般,他的学生是否语文素养会提高呢?不会,只有通过课程,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才能提高。

    那么,何为课程呢?这里选用干老师的论述——

    课程,就是我们穿越的这段旅程中的全部:意愿、计划、资源、行动、反思、建构下的经验。

    课程就是“道”,就是被我们用脚走出来的道路。 

    课程,就是通过这条道路,走到道路终端的那个人。他就是我们思考的这个课程。

    三层含义——

    第一层,课程比课堂重要。课堂是课程的重点组成部分,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课堂,就导向了怎么教。重点放在怎么教,浪费精力而无所获。课堂必须放在课程的背景下进行。

    当我们将课程看作是名词时,它是静态的,我们侧重的是课程内容即教什么。也就是第一套大纲。

    第二层,课程是道。说明“课程”是动词,是我们所穿越的全部,是一段英雄旅程。

    因为我们任何成长、课程一定源于学生遭遇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接到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进入认知冲突,在老师(支架)的帮助下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从而获得新的我。这一过程包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也就是说课程是从起点(问题,或任务)到终点(问题解决)的旅程。是闭环,又各部分开放。

    第三层,课程即人,人就是课程。这里的人主要指老师与学生,侧重学生,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帮助者。“课程”这一概念若偏重课程资源,课程指的就是老师,站在讲台上时你就是课程。

    总结一下:当课程是名词时,我们讨论的关键是教什么,侧重于陈述性知识;当课程是动词时,我们强调的是课程如何设计的过程,是程序行知识;课程是人,我们强调应该建构怎样的经验,是策略性知识与自我认知。

    报告现场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课程,那么,如何设计一个课程呢?

    选用泰勒课程四问题(以农民为例加强理解)——

    课程要达到哪些目标。如,农民种地,一亩三分地的目标是什么,是要收获更多粮食。

    为达到这些目标你有哪些经验。如,农民接下来不是种地而是准备农具,购买种子,化肥,准备各种资源。

    如何将这些经验合理有效地组织。如,农民如何将资源合理组织,对庄稼进行监控并对目标不断调整,调整收入预期。合理运用资源,

    检验目标实现。

    以作文课程为例加以说明——

    首先,你要确定学生的作文这学期要达到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程度。

    接着,你得搞清楚教什么?是否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研究,并化为自己的第一套大纲。

    若你已经搞清楚教什么,那么对目标和内容进行整合并进行分解——

    作文教学的目标梳理为三类:基础、核心、延伸目标。核心目标是真正要训练的。

    基础目标:跟作文教学无关,但需要长期训练才可达到的基本功。细致来说就是书写工整,标点符号运用规范,错别字不超过五个,病句不超过三处(目标要么量化要么可描述)

    核心目标:写作技法,也就是形式目标。完整写一件事,包含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高潮结局合为一体。其次要求,此故事中必须包括主角、帮助者、反对者。一个故事能否制造高潮是关键。

    延伸目标:深化对某个主题的理解。如主题是友谊,深化学生对友谊的理解。

    教什么我们已经确定并且进行分层,那实现这些目标需要老师提供哪些合宜的支架呢?只有掌握这些才能支撑学生通过学习接近目标。这步是关键。

    基础目标实现的关键就是不断反馈,严格要求。长期坚持,一定达标。书写工整与书法是两回事,书写是对作业的直接反馈。

    核心目标中,学生必须了解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知识与样例。也就是有关目标的知识性目标,即第一套大纲。

    延伸目标,孩子不容易将主题写深刻,因为他的理解不深刻。所以,要跟学生讲主题,让学生首先获取有关某一主题足够的背景知识,(第二套大纲)从而加深或更新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如,友谊类型包含依附、相互取暖、君子之交淡如水等样式。提供合适的材料让学生理解这些形式的关键点。这样一个延伸目标,既是道德教育,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

    确定了目标,并且提供实现目标的合宜支架,第三步就是设计实施程序了。

    首先,提出学习任务。并提供相应的支架资源。请设计一对好朋友经历一件事,他们友谊出现变化。只能写一件事。围绕你的目标,主题对材料进行挑选提供给学生。

    独立完成。

    批阅讲评。批阅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走,不要根据感觉走。作文教学的核心不断修改,达标为止。

    作品展示,作文结束。期末通过测试看是否达到目标。

    在学生经历了整个作文课程的全过程后,孩子积累了有关叙事类作文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某个主题的理解,建构叙事类作文的模型,一学期进行四道五次,学生对作文领域进行了深度学习,会有质的飞跃。

    老师对作文理解的越专业,课程设计细致合理,越能帮助孩子取得突破。

    经开区教师培训02|用课程思想超越两套大纲

    这一过程所包含的是模块备课即课程思维。模块就是有长度的课程单元。

    第一块,也就是第一套大纲,教什么的问题。是教学目标和知识清单。

    第二块,用什么教。数学有习题库,习题库的目的是穷尽数学题的模型,穷尽数学题的难度。

    第三块,怎么教。数学中就是建模、过关,核心是设计、反馈、对话。

    第四块,检测。有检测题库。

    报告现场

    上面讨论的都是课程论的问题,关于教学论层面的问题可以阅读《人是如何学习》系列。教学论层面上讲上好课的三条原则——

    原则一,学生总是带着关于对世界如何运作的前见来的。如学生已建立的自然数的理解既是理解分数的基础又是阻碍。如,你和学生说同样的话也许理解完全不同。你们都说:地球是圆的。孩子眼里的圆是煎饼。在你的引导下孩子理解了你所谓的圆是球体,但他还是无法理解人是在地球表面生活的这一问题,必须引入引力的观念他才能理解。我们不理解学困生,只是责怪其听课不认真。却未真正洞悉学生内心是如何理解问题的,从而帮助他建构框架。

    原则二,学生知道某个知识,又有理解这个知识的支架。并且能运用自如。这里涉及记忆与理解的冲突。不记忆光理解是空转,不理解光记忆,记不住,无法整合。其正确途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忆与理解并行,在学习记忆基本知识、细节知识时搭建某个学科的框架,但框架搭建起来后,细节知识不再重要。这也就是为何历史专家考不过一个高三学生的原因。

    一个优秀的老师知道学生要了解那些必备知识且将其放在一个框架中。

    原则三,元认知 ,认知的认知,也就是对自己学习的监控。如果学生少了对自己学习的监控,学生学习将是被动的,碎片化的。会产生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的状况。农民因为有对自己所做事情的整体规划和预期,所以比工人要幸福很多,工人所做的局部工作让他们失去对整体的把控感,让他们感觉无意义,这大概就是工人自杀的原因。

    做一个小结:两套大纲思想与课程到底有啥区别?

    大纲是静态的,强调孩子如何吸收课程。第一套大纲是强调读薄,第二套是读厚。

    课程思维中,知识本身成为动词,学习是一段旅程。原始时代的打猎,在打猎过程中爸爸教给孩子打猎的知识与方法。这是自然状态下的学习,长期以往会出现问题,父亲的经验有限,活动范围有限,儿子所学可能无法适应新环境,故对经验抽象化,发明地图。学校产生,我们在学校学地图,系统地学习学科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又会产生弊端,这样呆在书屋里的学习脱了实践,知识完全抽象化,让人难以理解。这种知识脱离了生活、生命,不再经历,也没有了期待、狂喜、失望。

    课程就是高位回归,重新打猎,还原真实情境,使学生将新的经验与新的任务重新整合,从而获得深度学习。真实场景下的学习,真正的学习。我们将迎来学习的新时代!

    注:此文根据魏智渊老师于8月15日在郑州经开区教师培训会上的报告内容,经过理解整理而成,许多地方可能理解得不到位,只供参考,用以启发。

    2019年8月18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开区教师培训02|用课程思想超越两套大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uq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