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这个职位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就像技术可以分为前端,后端,测试,然后根据应用领域再细分为搜索,语音识别,虚拟化,云计算等等,产品经理也可以细分为许多不同种类。虽然产品经理一职对个人的基础能力要求都大致相同,但是要想做好某一个特定的产品岗位,还需要丰富的工作积累和对所在行业的深刻认识。
产品经理可以按不同维度进行分类:
1.优化型产品经理和创造型产品经理。这个概念是从同在去哪儿实习的郭佳冰同学那里了解到的,深感认同。引用其原文“前者的工作主要是对已有产品功能的完善优化和增加新功能,后者的工作就是从0到1的过程。前者为业界的大多数,后者的要求更高。”我在去哪儿的实习经历刚好是作为一名优化型产品经理,负责酒店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大公司的产品往往已经十分成熟,就后台系统产品而言,其功能层级交错复杂,牵一发动全身,出错风险非常高,这时候产品经理需要对现有的产品以及相应的工作流程十分熟悉,才能在优化和新增功能的同时,协调好与现有功能的关系,避免陷入大坑。我来去哪儿之前在一个在线教育创业公司实习,让我接触了创造型产品经理的工作。创造型产品经理要求能快速搭建起一个产品的雏形,不断加入新功能并进行快速迭代,在这个过程中摸索和明确产品的方向,提升产品竞争力。这期间除了大量的原型制作和文档撰写,还需要对产品的功能点进行全局设计与细节取舍,只有不断打磨,才能快速完善产品。这时候,创造型产品经理往往是个多面手。我在的那个创业公司产品线涉及桌面端,Web端,移动端,一个产品经理就要负责一个端的全部工作。随着产品的不断完善,到了后期就是扣细节了,产品经理也随着产品过渡到优化型产品经理。大公司的一个产品经理可能只负责一个搜索框或者一个小功能点,深度挖掘产品细节和体验。
2.用户端产品经理和后端产品经理。也有人说成是to c端和to b端产品经理。顾名思义,用户端是面向用户,被用户直接使用的产品,按照产品平台还能继续细分为无线产品经理和网页产品经理。后端是起支撑作用的后台系统,一般只在公司内部使用,比如京东的供应链系统,去哪儿的酒店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等等。用户端产品经理更关注产品给用户带来的感官感受,比如界面布局,流畅程度,上手门槛等。后端产品主要是用来进行业务支撑,为用户端产品提供信息和服务的,所以后端产品经理更关注提升产品功能的效率和质量。用户端产品通过调用后台接口,一同给用户带来服务和使用体验。在能力要求上,用户端产品经理更需要较强的设计能力,充分了解产品的目标用户,对用户体验和用户心理有着丰富的经验。而后端产品经理更需要熟悉业务流程,从公司层面支撑其他部门的工作,在分析和考虑问题时要全面细致,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充分考虑产品的投入产出比。另外,在设计后台产品时,需要注意权限管理,工作流和信息流的设计。关于这两种职位的不同,腾讯的to b产品经理覃浩Tommy在他的文章《产品经理分两类:to b与to c》中有更多详细阐述。
3.不同行业的产品经理。主要根据所在行业划分,比较热门的主要有电商产品经理,在线教育产品经理,在线旅游产品经理,社交产品经理,O2O产品经理,互联网金融产品经理,视频产品经理,阅读产品经理,支付产品经理,搜索产品经理等。做好产品经理需要对所在行业有着深刻的认识以及相关专业知识,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加贴近用户需求,符合市场规律的产品。不同行业的产品经理可能也会遇到隔行如隔山的现象,所以产品经理应该有个自己的能力圈,形成职业壁垒和个人竞争优势。
4.不同阶段的产品经理。这个是根据产品经理的职业生涯角度出发进行的分类。产品岗位有产品实习生,产品助理,产品专员,高级产品经理,产品总监。不同的头衔代表着不同的能力和职能范围。前几种的产品职位更加偏向执行层,负责具体产品的实现。后面的产品职位更加偏向战略层,负责产品整体规划,功能把控以及与考虑公司战略的发展。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岳山丘的一篇文章中,把产品经理的成长路径分为7个阶段,分别是:入行前,做杂事,做功能,做模块,做产品,做模式和做定位。可见产品经理的成长是有一定规律,需要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提升的过程。
作为一个新入行的幼年产品汪,找准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的工作侧重还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在去哪儿实习的关系,经常有机会听行业大拿做分享,因而现在对旅游行业的兴趣也是越来越浓厚。旅游行业的涉及面很广,部分领域专业性很高,所以还有很多地方等我去学习!作为产品新人,我也非常希望能和业界前辈交流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请大家果断指出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