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甘肃,位于中国西北。在地图上像一条柔软的丝带,蜿蜒而绵长,苍凉而不荒凉。而敦煌作为一个古城,以其特有的文化底蕴而文明于世界。敦煌像是一个拿着琵琶遮住半张脸的曼妙女子,如今慢慢的露出她俊俏的面庞。她如泉水一般的眼睛,发出明丽闪耀的光芒,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欣赏和挖掘她的价值。
莫高窟是你温柔沉静的眼
你的眼 我的湖 他的城 她的景——敦煌游记莫高窟又被称为"千佛洞""藏经阁",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始建于十六国的前朝时期。初初进入你可以看到许多高大的屋瓴,上面有些许门和楼梯口,伴随着导游和人群你会慢慢走到入口处。不过这里有小贴士,为了更好的保护文物,在莫高窟内不允许用闪光灯和手电筒,所以在你游览的时候你可以伴着门后的光线进行你的"探险"之旅。当然,在你游览的时候别光环顾你的前后左右,有的时候抬起看看就会有特别的收获,在房顶上有着排列整齐,十分对称,色泽艳丽的壁画,即使隔着很远的距离,你也能从那花纹中看到历史的故事。似乎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同一个地方,许许多多工匠们在不停的涂涂画画,用着各种工具画出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图案,来传播佛教的力量。相传当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地,见到金光四射,犹如闪现万佛,便发现了莫高窟。在那个繁华的盛唐时期,民族融合,南北统一,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交融,莫高窟也算是一个文化交流,传承的见证。而现如今我们有幸可以目睹当时的建筑,壁画,还有专门的学者开始研究莫高窟壁画中的历史文化科技价值,从中推测儒家的发展历程。
你的眼 我的湖 他的城 她的景——敦煌游记历史总是通过"证据"来得到认可和证实。在安史之乱这个混乱而吵杂,宗教被推翻打倒,人们的思想得不到正确的引导的时期,莫高窟也陷入了衰落,直到乾隆二十五年才得到恢复,后来才被人知晓。
莫高窟是一双温柔沉静的眼,通过它似水的目光,你可以看透历史,看遍时间。它不会说话,只是温柔的对待每个到来的客人,以其特有的沉默来面对世间的起起伏伏,争争吵吵 。你总是能从它的眼中得到一丝震撼和感动,这就是它的力量。
你的眼 我的湖 他的城 她的景——敦煌游记
自从汉武帝开通西域,设立河西四郡起,玉门关作为汉代重要的军事关隘,丝路要道就一直矗立在那里。你可以把车停到石碑前,然后下车徒步走过去,当你走到那个土墩的时候,回头看,周围一片荒凉,没有树,连草都很少,风一个劲的抽着你的脸,头上的方巾随着风四处飘摇,就好像当年孤独的战士矗立在这里,守卫着祖国的疆土,夜晚看着太阳亲吻地平线,慷慨的给予人们最后一次的光明,便隐去了。
坐上车,踏上返回的路,很快便不见那玉门关。但我们都知道它一直站在那里,不理风雨,也无视烈日,孤独但坚守。
月牙泉是我清澈幽静的湖
你的眼 我的湖 他的城 她的景——敦煌游记"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作为"敦煌八景之一",月牙泉是最特别的存在,南北长接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东深西浅,最深可以达到五米。当你走过一片柔软的沙地,看到那"地上的月亮"的时候,你真的会惊奇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月牙泉的周围用栅栏围了起来,但你依然可以看到水的清澈。许多人喜欢在靠在栅栏上拍照,人来人往,在我们注视着月牙泉的时候,她或许也在静悄悄的注视着我们,看着人群中的嬉闹,却在心里有着自己的一片天。
晚上的时候,月牙泉周围都亮起了灯。当周围暗淡,那是因为你的夺目。
你的眼 我的湖 他的城 她的景——敦煌游记鸣沙山是她淡泊致远的景
你的眼 我的湖 他的城 她的景——敦煌游记讲到了月牙泉,怎能不提及鸣沙山。之所以谓之曰"鸣沙",是由于她奇特的物质组成。鸣沙山以石英为主,像是一座座的沙漠堆成山状,沙子从顶上流下来会发出响声。故有诗句称"山以灵故鸣,水以神而益秀"。
爬山的过程实为艰辛,鸣沙山的沙子很软很滑,你只得踩着梯子借助摩擦向上攀登,当你抬头,只看到你前面一个一个的人和已经爬到一半坐在旁边休息的人。汗水滴到沙子上,融进千千万万的沙堆里,人们走过的路留下一个一个的脚印,但脚印也留不了很久,不一会就被沙子所淹没。
你的眼 我的湖 他的城 她的景——敦煌游记
当太阳准备落下的时候,鸣沙山也好不吝啬自己的美貌,搭配着那红色点缀紫色的夕阳,在遥远的天边相接,直到太阳的光芒渐渐的消退,留下鸣沙山安静的背影。
每一粒沙子就像一个个前仆后继的战士,不断的完成着自己的使命。到了夜晚,不管今天有多少人攀登过这座山,所有的痕迹都被抹去,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过。所有的喧闹,都在晚上变成宁静的沙丘,静默的矗立,永远的等候。
你的眼 我的湖 他的城 她的景——敦煌游记而就在今年的九月,文博会将会在这座美丽的城市举办,敦煌的和平,开放,包容的特色将会容纳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来一起享受来自西北的文化盛宴。
你的眼 我的湖 他的城 她的景——敦煌游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