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中学时代,每次自我介绍完,大家就会有三句话想要对我说,第一句是“你的名字好像女孩的名字。(聪聪)”,第二句是问句,“你是不是有个弟弟叫明明?”,其实这个疑问是完全对的,我真有个弟弟叫明明,第三句则是调侃,“你长得好像日本人啊!”如果只发生一次那是巧合,但是我玩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发现大家对我都是如此印象,所以我也就接受了。尤其是09年在北京,我的助教说我长得像日本浪人,从那时起我就决定以此自居。我对日本人没有一点反感之心,多的是尊敬和欣赏,而对于浪人的故事,多是在小说里,电影里略知一二。
浪人我一直以来给大家的感觉就是天天在浪,也许我只是想配合一下“日本浪人”这个名号吧。浪人给大家的感觉就是洒脱,而且不愿意在任何一处扎根,想当初年幼无知的我就是这样。刚上中学时最喜欢的就是蒲公英,而且是不落地的蒲公英,因为觉得在一片废墟上落下实在是太不幸了,所以从那时到现在,我都是作为一个蒲公英在寻找一个有幸的地方。所以呢,其实每个浪人,心里面都是在追求稳定,只是那个理想中的稳定像乌托邦的边一样,只有在梦中可以见到,所以我们就选择继续流浪吧。
从我11岁起,就对周围的很多事情不喜欢,达到了反感的地步,我不知道为何地总是脏脏的,人们总是勾心斗角的,老师总是压榨学生的,老人总是躲在角落里默默哭泣着......正因为不懂,也想不通,所以我选择了不与任何人有羁绊,那时的我是多么看淡感情啊,又是多么的期待真情啊。所以一个浪人简直就是一个信徒,在追寻的路上忍受着各种痛苦。
这世界好大这几年,我浪的可谓是连自己都害怕,仔细回味一下,觉得还是有些东西希望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上海参加过很多活动,大学里的活动,雷励中国,STP,MaD,北辰,立人大学,立人乡村图书馆,Co-china......当然还有很多运动类的。我觉得这些活动都很好,但是和国外的对比,真的是有些让人害怕,不信你回顾一下,当你参加活动入迷时,是不是有朋友在怀疑你进了传销组织。虽然我很能理解大家在这里收获了很多,但是毕竟还是形式大于内在。
现在的社会是娱乐至死的社会,所以无论我参加什么性质的活动,都要加一些类似的娱乐内容,最后再渲染一些情怀,最初我也是哭的一塌糊涂,感动的痛哭流涕,但是毕竟我泪腺限度存在,所以我最后就只剩疑惑了。其实我们不需要参加那么多活动,也不需要这些活动来证明我们自己,更不需要加那些老生常谈的情怀,我们要浪的话就单纯的浪,要感受的话就单纯的感受,所谓的组织凝聚力,都是一些无聊的东西。
蒲公英我从没做过支教,也没给打工子弟做过家教,没去带领小屁孩们开眼看世界,因为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做,我只知道,不打扰,是我的温柔。每次刷朋友圈,就会看到各个组织开始推出自己的线上分享会,然后推出一大批男神女神,某个女神不花一分钱环游了世界,去印度教小孩子干神马,去尼泊尔帮助灾民干神马.......某个男神很有爱心,在某个节日为谁谁谁筹了多少钱,捐了多少物......让我错以为这个世界已经疯狂到人人都想当网红的节奏。
说实在的,我很不喜欢这些个男神女神,因为就是很正常的去全世界浪,并没有什么值得去告诉全世界,自己多么牛掰啊,更何况男神女神就更夸张了,这个娱乐社会,连国民老公都可以一天换三个,这些男神女神之类的我觉得还是回学校好好读书吧。
浪遍这个世界这世界,怎一个“浪”字了得!我希望的只是在路上,看到真性情的人,浪的彻彻底底,浪的志同道合。没有形式主义的渲染,没有娱乐社会的浮躁。因为真实的路上,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掏出手机然后直播自己多牛掰的,我看到有汉子在路边哭泣,因为他怀念他的爱情;我看到有爷爷神情庄重,冲走年轻时的路;我看到我的影子摇头叹息,在路上寻找自己对世界的态度......
所以呢,我是一个日本浪人,在路上看山看水看风景,看你看我看时光,如果我们有幸相遇,彼此都是平凡的存在,我希望我可以给你的仅仅是一个拥抱,不谈情怀,不念名利。
星球与你我都是孤独的最近在翻看德国,美国和尼泊尔的《Lonely Planet》,我很喜欢这个名字,所谓的浪,都是在孤独星球上探寻,没有端口给你去炫耀,只有一个自己还有同道者,我们最后寻找到的是什么呢?怎一个“浪”字了得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