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忘忧社《商君书》学习札记每天写500字
《商君书》学习札记(二十二)--解读《错法第九》

《商君书》学习札记(二十二)--解读《错法第九》

作者: 健康体验 | 来源:发表于2018-12-13 21:48 被阅读4次

文章第一句,就指出了法的根本和重要性,就是有法可依。

臣闻:古之明君错法而民无邪,举事而材自练,赏行而兵强。此三者,治之本也。

我听说:古代英明的君主推行法治,民众就没有犯罪的邪恶行为;发动战争,就会造就干练的人才;实行赏罚,军队就会强大。这三个方面是君主治理国家的根本。

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总会遇到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处理这些问题,靠的就是法令和制度。

一样的道理,一个企业能够正常运行,顺利发展,也离不开制度的介入,规定的制约。

故明主者用非其有,使非其民。意思是,所以英明的君主能利用不是自己的东西,役使不属于自己的民众。

靠什么,法制。

故凡明君之治也,任其力不任其德,是以不忧不劳,而功可立也。

所以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根据民众为国家出力的情况加以任用,而不是根据私人恩德使用。因此,不担忧不劳累便将功绩建立了起来。

这一切靠什么?还是法制。

度数已立,而法可修。故人君者不可不慎己也。夫离朱见秋豪百步之外,而不能以明目易人;乌获举千钧之重,而不能以多力易力。夫圣人之存体性,不可以易人,然而功可得者,法之谓也。

法度的标准确立了,法令才可以执行。因此君主不能不慎重地对待自己。离朱能在百步之外看清鸟兽身上细小的毛却不能将他的好眼力转给别人,乌获能举起上万斤的重物,却不能将大力气转给别人。圣人自身所具有的特殊禀性,也不能转给别人,但是功业却可以建立,这是因为凭借法治啊。

看看,传承功业,仍然靠法制。

《商君书》学习札记(二十二)--解读《错法第九》

相关文章

  • 《商君书》学习札记(二十二)--解读《错法第九》

    文章第一句,就指出了法的根本和重要性,就是有法可依。 臣闻:古之明君错法而民无邪,举事而材自练,赏行而兵强。此三者...

  • 商君书九——错法

    错法指的是推行法治。 英明的君主推行法治,民众就没有犯罪的邪恶行为;发动战争,就会造就干练的人才;实行赏罚,军队就...

  • 《商君书》学习札记(二)

    《商君书》共26章,分别是更法、垦令、农站、去强、说民、算地、开塞、壹言、错法、战法、立本、兵守、靳令、修权、徕民...

  • 《商君书》学习札记(七)

    其实,阅读《商君书》这样的经典文章,除了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发展情况,更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来分析和把握,这样才...

  • 《商君书》学习札记(九)

    在《去强》一章中,商鞅提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王者刑九赏一个,强国刑七赏三,削国刑五赏五”。 意思是,称王天下的...

  • 《商君书》学习札记(三)

    《商君书》第一篇《更法第一》,记载了以商鞅为代表的改革派和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守旧派围绕变法与否展开激烈的争论,两...

  • 《商君书》学习札记(十)

    《去强》一章,主要是谈论如何消除百姓不听从政令的弊端,商鞅认为去强需要加以刑罚,专心农战,同时,少事商贾也是去强的...

  • 《商君书》学习札记(一)

    《商君书》作为战国后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记载了商鞅变法的思想。商鞅于公元前361年听说秦孝公求贤令,便赴秦...

  • 《商君书》学习札记(四)

    《垦草令》是商鞅变法推行的第一道法令,在法令里,他提出了关于垦荒的二十条措施,以及实施这些措施的原因。虽然二十条措...

  • 《商君书》学习札记(十五)

    《算地》是《商君书》的第六章,在原文里称为《算地第六》。 算地,计算土地,规划土地的意思。 这一章商鞅论述的就是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商君书》学习札记(二十二)--解读《错法第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di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