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古诗词学习大全文艺调频
范仲淹50余岁写下此词,成为边塞词的首创,苍凉悲壮情深意长!

范仲淹50余岁写下此词,成为边塞词的首创,苍凉悲壮情深意长!

作者: 慢慢趣说 | 来源:发表于2019-04-04 00:06 被阅读4次

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作为政治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儒家为政思想激励了后世无数志士仁人砥砺前行,勤政爱民;作为军事家,范仲淹多年投身军旅,驰骋边塞,浴血杀敌,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是宋初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作为文学家,范仲淹诗歌散文俱佳,尤其在散文创作上,一改宋初文坛的柔縻之风,意境深远,格调高昂,成为后世政论文的典范之作。

在宋词的创作上,范仲淹留存于世的作品不多,虽然只有五首,但首首都脍炙人口,成为宋词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代表作品。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赏析一下他的一首代表作《渔家傲 秋思》。这首词是范仲淹在北宋仁宗年间在山西任军政长官时的作品,这时的他已经50余岁了。该词苍凉悲壮,情深意长,以意境取胜,成为宋词历史上边塞词的首创,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开拓了宋词的境界。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整首词写出了范仲淹在西北军中任职时的所见所思和所感:即写出了边塞地区的荒凉艰苦景象,也表达了作者及其将士们决心守卫边疆为国捐躯的豪迈气概。但同时,作者也抒发了将士们心中深深的思乡之情。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苦,人们就会对和平安宁生活越发向往。这就与守卫边疆的重任形成了尖锐而深刻的矛盾。在这首词里,作者没有回避这一矛盾,而是效仿唐朝大诗人“杜甫”,进行了深刻地思考和坚定的回答。

在词的上阙,词人从全景着眼为大家描绘了一幅秋日大漠孤烟图。首句先用一个“异”字,点名了塞外环境的恶劣,异于正常的景色。因为环境过于艰苦,连大雁都不愿意久留,纷纷往南飞去。大雁尚且如此,人何以堪?在这里,整天不是战马嘶叫就是狂风怒吼,时不时还有冷酷无情的军号声四面响起。我们驻守的边城坐落在万山丛中,真是一片孤城万仞山啊!险峻极了!每天,将士们最常看到的景色就是御敌的狼烟和落日。

上阕中,作者没有对边塞的苦寒作太多细致的描写,只是抓住了几个代表性的景物,例如“边声,长烟,古城,万仞山”就把戍边将士们生活的艰苦给描绘了出来。其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仅仅用了10个字就为大家描绘了一幅凄美壮阔的塞外落日图,精炼而负有意境。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将士们还要时刻保持警惕,防范敌人的进攻。生活之危险与不易可想而知!

上阕注重写景,是为了下阙抒情做准备。在词的下阙中,作者紧承上阕景色的描写,抒发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和杀敌报国的决心。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看到南飞的大雁,大家自然免不了要起思乡之情。可是,人们想把大雁留住,大雁却根本不愿意在这样艰苦的地方多停留一会儿。看着远去的大雁,将士们的乡愁变得越发浓烈了。可是,怎么办了?唯有喝几杯浊酒,借酒浇愁了。

为什么大家不能回归家乡了?因为敌人还没有消灭啊。此时,思乡情与报国心之间的矛盾强烈地啃噬着作者的心。该如何抉择了?作者如此,他手下的将士们也是如此啊!正当作者苦闷忧愁之时,不知从何处传来一阵悲壮凄凉的羌管声,他心里的思乡情顿时感觉隐藏不住了。望着月色下被秋霜铺满的广袤大地,想着自己满头的白发,词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感情,一行热泪滚滚而落。

词的下阙中,作者虽然极力地在表现思乡与报国之间的矛盾心理,但整个基调却是昂扬向上的。它真实地表现了将士们虽然非常思念家乡,却依然坚守边塞为国戍边的豪情壮志,一片真情流露,令人感动,令人敬佩。而这种精神与作者在《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所表达的为政思想同出一辙。词作的老将军,虽然满头白发,却凛凛有生气,让人不禁心生敬意。

在范仲淹以前,很少有词人用”词“来写边塞主题的。即使有,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也无法与范词媲美。范仲淹这首词,从艺术上讲,用词精炼准确,极其有画面感和生活感。范仲淹多年从军,这些景色和感受都是他的真实经历,因此写起来自然是信手拈来,情真意切;从思想上,与其他边塞诗相比,他不仅写出了边塞的艰苦和戍边军人的乡愁,还直面思乡与报国的矛盾,并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这样在思想上就比一般的以边塞为主题的诗作要深刻地多。即使到了现在,他在词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军人要以国家利益为先“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很多热血男儿保家卫国的决心。

仅仅从精神上,我认为每一位诗词爱好者都应该熟读并记住这首词!在此,借此词向在梁山大火中牺牲的30多名英雄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并作词一首以寄之:

渔家傲 致意

烈火熊熊无端起,世间灾祸出人意,烟尘漫漫随风起,四下里,鸟兽四散无处觅。

水火无情君有义,危难时刻傲然立。哀歌一片声声泣,夜难寐,白发双亲两行泪!

相关文章

  • 范仲淹50余岁写下此词,成为边塞词的首创,苍凉悲壮情深意长!

    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作为政治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儒家为政思想激励了后...

  • 孤城闭

    宋词,渔家傲,范仲淹的作品,“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仄韵的词调读起来特别激昂,整首词,苍凉悲壮。在公元1040...

  • 如果没有明月和美酒         ——永正看《出塞》和《凉州词

    《出塞》和《凉州词》同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同样写的苍凉悲壮、格调雄壮,极具盛唐之音,分别被明朝的杨慎和王世...

  • 苏幕遮

    《苏幕遮》 范仲淹 这首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

  • 诗词《落日孤塞》

    金秋边塞风景迥异江南,长烟落日孤城,峰峦叠嶂,余晖脉脉,悲壮苍凉的军中号角声回荡,北雁南飞回到湖南衡阳回荡峰一点也...

  • 范仲淹《苏幕遮》学习笔记

    《苏幕遮》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词作。“苏幕遮”是这首词的词牌名,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这首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情...

  • 情深意长(自度词)

    作者 琴歌 情深意长文登苑 流年转,情谊牵 交杯换盏拨管弦 望旧年,心漫卷 与君携手隋比肩 情诉慢...

  • 词短情长

    “情到浓时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这句词让我想起了年少时曾深深喜欢过的一个男孩。那种初...

  • 词短情长

    偶尔一句这样的关心,还是会觉得分外温暖……情,不长,就一生。 相知的背后是付出,并不是平白无故。而相知相伴,它让我...

  • 词短,情长

    一种宋词,百种情思,一旦深入,哪怕过去千年,依旧让人唏嘘不已。听一一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范仲淹50余岁写下此词,成为边塞词的首创,苍凉悲壮情深意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fz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