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糊火柴盒

作者: 文墨粒子 | 来源:发表于2022-02-18 00:10 被阅读0次
    文墨粒子摄

    今天翻看架上书的时候,又看了下《我的故乡是洪江》这本书,其中的“糊火柴盒”一文勾起了我的回忆。

    古商城洪江过去是一个全省知名、全国挂名的轻工业小城镇,小小的地方仅国有和大集体企业就有两百余家。有名的洪江瓷厂就不用说了,省属国有企业一一洪江火柴厂同样有名,“洪江火柴”闻名全国。

    可你知道吗?这小小的火柴盒产品,曾经是由千家万户的居民在家中亲手所做!火柴厂在那时除了厂内正常生产外,就是将千家万户当成了生产车间,每天将做火柴的内盒、外壳、贴花材料发送到某个点,由居民领去,居民糊好做成后再送到该点,然后结账,该点再将糊好的火柴盒送到厂里去。厂里只要将火柴装进内盒,然后包件成件就可以发货了。

    糊火柴盒是典型的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收益很低。糊一千个火柴盒大概能得多少钱我记不得了,有说六毛钱的,但也不一定准确。手脚麻利的,一家人一天能糊几千。别小看所得的这点钱,那可是能养家糊口的呀。我那时,全家人靠父母上班,平均每人每月全部收支也只十块钱。

    当时,小城确实大部分家庭都糊火柴盒,男女老幼都参与。小孩子动作灵活糊得更多。假期、星期天,中午、晚上,领材料、送成品的来来往往,家家户户很晚了还有人在糊。活虽然不太累,但时间长、动作重复、枯燥,要细致要有耐心。如果送去的检验不合格还要返工,那可麻烦了。所以糊的时候都比较认真。

    我家只有爷爷奶奶和我们三兄妹,父母、姑姑都不在身边,因此糊火柴盒主要是我们三个,但准备糊的浆糊常由奶奶负责调制。妹妹糊得最快,糊的最多,糊的时间最长,我糊的最慢最少。我和兄长平时因要上山砍柴、挑水等,故糊的时间少许多。

    糊火柴盒的微薄报酬,大部分补贴了家用,只有很少部分作为了个人的零花钱。

    当我高中毕业之后,糊火柴盒在小城就停止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火柴厂停产了,后来改制,再后来就彻底消失了。

    时光流逝,岁月如歌,糊火柴盒早已成为往事,只留在我的记忆当中。

    2022年2月17日晚写于鹤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中的糊火柴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ib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