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语:
很多时候,家长容易用各种奖励来达到让孩子完成某个任务或者养成某种习惯的目的,但是别轻易用,因为这会破坏孩子的内驱力。
本文投稿给理事会•教育专栏,欢迎大家关注专栏的优秀文章。
我儿子三年级以前,一直特别盼望着去上钢琴课,我还以为他是出于对钢琴的热爱,甚至还脑补了家里出了一位钢琴家的画面。
直到有一天,他告诉我,是钢琴老师每次上课都会给他发各种小零食,这是他能坚持去上钢琴课的主要动因。为了他这个动因,我白花了三年银子,够买好几车零食了吧。
一直到现在,他还会很眼馋老师给他的糖果和各种小零食,尽管那些糖果如果买回家来,他可能连看都不看一眼。
很多父母在引导孩子学习或者养成某种习惯的过程中,可能都会想到用这种奖励的方式,还有些父母会想到用代币法来激励孩子。
这些方式对三年级以前的小孩子来说,很多是适用的,也确实在引导孩子行为方面能起到作用,但是对于再大一点的孩子,奖励和代币法就显得没那么有用了。
提姆·哈福德(Tim Harford)在《谁赚走了你的薪水》(TheLogic of Life)这本书中介绍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实验:
在实验室里,受试者们分别扮演雇主和雇员,实验发现如果雇主给雇员比标准工资高一些的工资的话,雇员也会自觉的干比标准要求多一点的活儿。
实验结论显然是,意外的涨工资会带来员工更努力工作的善意回报。为了获得生活中的验证,他们决定把实验再做一次。
他们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招来一批工人,然后随机地给其中一些工人比广告上说的更高的工资。一开始似乎验证了实验室的结论,那些获得意外高工资的人的确干的更加卖力——然而这种卖力只持续了不到半天。半天之后,所有的工人都只干他们“该干”的活了。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能获得什么样的启发?
不论是谁,奖励在刚开始的时候或许还是有用的,但是并不能持续很久。
我记得上学的时候,特别想要一辆自行车,为了那辆自行车去车行来来回回看了很多次,每次去都特别担心那辆好看的玫瑰红色闪着珠光的自行车被别人买走。
终于有一天,老妈答应作为奖励,可以给我买下来,那种兴奋到现在想起来都挺激动的。
但是,我只记得买车这个行为带给我的兴奋,骑上后,没多久,拥有这辆车的兴奋就逐渐消磨掉了,感受不到了。
这样的情绪体验,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
因此,如果拿某样东西或者金钱作为奖励,那就应该有心理准备,奖励带来的影响并不能持续很久。
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动机寓言: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算计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家长、老板?而美分,像不像是工资、糖果等各种各样的外部奖励?
这是一种反向的动机控制,但是从这个故事中,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孩子的动机会逐渐丧失。
父母太喜欢使用口头的或者物质的奖励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初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是否有奖赏。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初动机———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乐和痛苦的源头。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家长经常利用奖励来作为孩子做某件事的动因的话,一旦撤销掉奖励,对孩子来说,这就是一种变相的惩罚,会迎来孩子强烈的抗拒。
所以,综合起来看,奖励的坏处不止一点:
第一,奖励更像是一种控制手段,是父母对孩子行为的一种控制,破坏了孩子的内动力。
第二,奖励的效果非常有效,保鲜期短。
第三,奖励撤销时,会被当作一种惩罚被看待。
一个从心底里信任父母的孩子,愿意接受父母指引的孩子,根本不需要用这些外部的奖赏来加持。
老生常谈一下,如果父母希望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引导,还是要从亲子关系入手,“亲其师,信其道”,对于家长来说同样适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