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城东早春》杨巨源
一位由意志和自我意识凝聚而成的,披着白色铠甲的骑士,以与众不同的姿态出现,成为一个模范军人的同时,也成为被大家敌视的家伙。这就是本书的男主人公,“不存在的骑士”——阿季卢尔福。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1983/1d9cf34b4a2010d9.jpg)
卡尔维诺在这本小说中,运用大量的对比,从他夸张、直接、形象的描述中,我们能看到各式各样个性鲜明的人物。为了理想不顾一切的朗巴尔多,英勇善战的女骑士布拉达曼泰,圣女般纯洁的索弗罗妮亚,拥有怀疑精神的托里斯蒙多,还有空有一副躯体不知道自己是谁的古尔杜鲁。
大多数人习惯无视自己的平庸,却热衷挑剔他人的优秀,认为这是一种对自己的不敬。正如书里的军人,大多喜爱吹牛讲大话,做事打仗得过且过,守着一成不变的军规度日,一旦休息便饮酒作乐,没有坚强的意志更驾驭不了迷人的欲望。阿季卢尔福,则完全相反,作为一个理想化身的“不存在”而存在。
布拉达曼泰,鄙视这些庸俗的臭男人,迷恋“不存在的骑士”。正如书里所说,“当一个女人对所有实实在在的男人都失去兴趣后,唯一给她留下希望的就只能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男人。”
识人交友并不难,难的是选对了人。《三国演义》里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选对了人,事情也成了一大半。可以换个角度理解,这种选择非功利性,而是跟随内心的选择。朗巴尔多遇见阿季卢尔福,就觉得他能理解自己并可以互诉衷肠。后来,他得到了阿季卢尔福的白色铠甲,得到了心爱的布拉达曼泰,这一切归功于他的敢想敢做,就像他去奋勇杀敌那般自然。
有的人,在故事里出现的频率不多,却不影响她的重要性。索弗罗妮亚,就是这么一位存在。她的纯洁,给白铠甲骑士带来荣誉、地位、甚至姓名。因为她,不存在的骑士获得存在的意义,也因为她,托里斯蒙多意识到了存在的意义。
这里面还有一位滑稽又可怜的人物,类似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却又更荒诞。古尔杜鲁,先这么叫着吧,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他叫什么都可以,反正,他也不知道自己是谁。与阿季卢尔福完全相反,他是一位存在却不知道自己存在的人。他没有清楚的思维,空有一副身躯,当过白铠甲骑士的侍从,后来又变成托里斯蒙多的马夫。浑浑噩噩过一辈子,每天快乐不知所以,这类人从来都存在,并且会一直存在着。
正如这首诗所述,“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无论身处哪个时代,盲目的跟随者很多,真正有想法的人却寥寥无几。这正是新春年年有,赏春之人不常有。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春宵》苏轼
这是苏轼的名作,其中的那句“春宵一刻值千金”更是广为传颂。《不存在的骑士》是一本讲述求生存的故事,不同人对生存意义的理解各有不同。但对于爱情的向往,大家却是不约而同。
阿季卢尔福,由于没有实体的存在,他的爱情是柏拉图式的,是温柔浪漫的。从他把城堡的女主人裹进自己的披风,登上城墙上的钟楼,欣赏那银色的月亮,到两人依偎在一起,无不透露着纯洁唯美之感。与此同时,古尔杜鲁已经迷失在女人们肌肤的芬芳之中,可惜这一夜过去,女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他和别的男人并无异常。而阿季卢尔福,却烙印在女主人的心上。
女武士跟朗巴尔多,并非一见钟情,女武士迷恋着阿季卢尔福。她,英勇骄傲,不喜欢委曲求全;他,坚持不懈,面对挫折毫不退缩。两个人因为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相遇,他给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她给他种下了一颗爱情的种子。也许,这符合大部分人的爱情观,爱情需要接触了解,试探磨合,才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当然,还有一种爱情叫做“一见倾心”,索弗罗妮亚与托里斯蒙多便是如此。她一直被不存在的骑士保护着,似乎这其中就有一种命中注定,究竟是保护她,还是成全她。托里斯蒙多,是一位大胆直率的年轻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与其说是冥冥中注定,不如说是两位有情人的坦诚与善良,使他们找到了彼此。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待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上元侍宴》苏轼
汉武帝的建章宫如天庭一般,烟雾缭绕。各位穿着红袍的大臣毕恭毕敬地站在殿前,等候武帝来临。远远看去,就像一朵朵红云衬托着玉皇大帝。
本书的开头,正值查理大帝阅兵,跟苏轼描述的场面相似,就连隐喻的运用也相同。士兵们在陛下的面前,永远都是一样的表情。从开头,人们见到查理大帝纷纷跪拜,到后来,人们希望跟伯爵平起平坐,伯爵夫人将古尔杜鲁这样的人平等对待,都说明了人们的观念转变,无论身在哪个阶级。
这段特别精彩,很是喜欢,节选托里斯蒙多与索弗罗妮亚的一问一答:
“我应当把这位马夫也看成同我一样的人吗?古尔杜鲁连他自己是否存在都不明白。”
“他也能学会的……我们过去也不懂得应当怎样生活在世界上……也是边生活边学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