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到校,微信就收到一条长信息,是JKX的妈妈发来的。前面的文章里介绍过JKX的情况,这里再来回忆一下。
JKX班主任来说: 这个JKX超级懒的,作业从来不做,父母借口忙,也从来不管的。有一次和她妈妈联系,让她妈妈来学校,共同商量下怎么教育她,她妈妈居然说,我没时间,我还要赚钱养家呢! 班主任气得一口血吐一地,从此懒得理她。原来的任课老师和我说: 她一起作业从不跟读,上课从不听讲,考试一塌糊涂。
基于这样的情况,这学期一开学,我就和她妈妈进行了沟通,并且一直保持联系,经过一些帮助后,JKX现在基本能按时完成英语跟读作业和一些书面作业,学习态度有所改观。
今天收到她妈妈发的长信息,我的第一想法是:是不是孩子有所反复,家长碰到了什么困难?
短信内容如下:
Ruby老师您好,昨天JKX一起作业没有读,
原因不是没有手机而是她自己不在意,没有自己主动说要完成一起作业的。
每天都是我打电话提醒她或者就是等我11点到家了再把她叫起来读,我认为这样读是没有效果的。
我今天早上不同意她补上,我认为这样她是在完成任务的做作业。
Ruby老师,你今天就看她没有完成作业的情况,严重的批评她一顿,看看她能不能有点压力!
麻烦您了!
事实也却如我所料,孩子的不积极让家长心力交瘁,家长有些力不从心。看起来家长是对孩子的学习态度感到失望,然后希望我狠狠批评教训一顿孩子,让孩子长记性,以后要认真做作业。那我应该怎么回应呢?直接答应家长的要求,把孩子叫过来骂一顿? 我是否一定要正面回答家长的问题呢,她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什么?也许通过非暴力沟通,家长能看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困惑和想法。
于是,针对家长的问题,我没有正面回答她,而是同理了她的感受,没想到家长反而给出了更多的信息,并反思了自己:

家长提到了重要一点:陪读。JKX是四年级学生,从小爸妈忙于工作,每天很晚回家,她放学后在家基本处于放养状态,很多学习习惯很差,因此妈妈开始反思他们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不是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了巨大影响,然而她又矛盾于是否该调整工作时间,多陪伴孩子,因此她希望老师能给她点建议、帮她做决定:

也许家长需要的不是他人的建议,方法在她自己心中,她需要的是他人的倾听和理解,让她看清自己的问题,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我没有直接给建议,而是描述了一下JKX最近的表现,让家长看到孩子其实是有变化和进步的,然后体会她的感受,然后随着话题的深入,家长发现其实他们夫妻之间关于孩子的教育也是有一些矛盾和分歧的。妈妈不太赞同爸爸的做法,但又因为自己没有时间投入孩子的教育,而感到忧心。我不对他们夫妻的教育方式进行评判,我要做的依然是引导妈妈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

让妈妈发现他们夫妻的本心都是爱孩子,先协调好他们彼此的关系,至于如何去做才能更好的帮到孩子,我想妈妈现在应该越来越清晰了吧(根本问题不是孩子学习不主动,需要批评打骂,而是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陪伴,以及夫妻教育理念的冲突造成孩子的混乱。)

中午,我把孩子叫过来聊了聊天,孩子很体谅父母的辛苦,妈妈每天的劳累她看在眼里,父母对她要求不高,只要每门及格就行,而她还是希望自己能超过父母的期望,让爸妈高兴。只是对于学习,她没有头绪、长期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让她经常控制不住地想玩,忘记作业等,她表示会回家补上作业(孩子并非没有上进心,对学习无所谓,只是没有方法没有引导。)我把孩子的情况和她家长进行了进一步沟通:

家长的回复的确让我有点小惊讶,从一开始的她希望孩子能自觉独立,排斥陪读; 到纠结于要不要陪读; 到最后她反思自己真的还是应该多陪伴孩子。她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而这些都是她自己总结出来的,而我只是体会一下她的感受,倾听她的诉说而已。而和家长的沟通过程中,我感觉我也更能理解他们了。
NVC不愧是“爱的语言”,让我们彼此摈弃偏见,用爱用心交流,形成联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