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风雅之抚琴

作者: 文言明语 | 来源:发表于2022-05-06 05:31 被阅读0次

中国人的极致浪漫,十大雅事,抚琴排在最后一位,我却急不可耐地把它抬到了前面。因为我的确喜欢音乐,年轻的时候,喜欢抱着一把吉他狂嘶乱吼,到了现在,更喜欢那些能够深入心灵的,犹如春风化雨,恰似轻柔缓缓流动的泉水,慢慢渗入内心深处,唤起久远思念的琴声。

我的父亲一生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他不像其他父亲一样,喝酒耍钱,也不像邻居大爷叔叔们那样,喜欢在房头阴凉处下下棋打打扑克。但是父亲是喜欢琴的,这个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因为父亲有一把“弹弹琴”,具体叫什么名字到现在我都查不到。可是它却是父亲引导我们爱上音乐的唯一值得纪念的东西,可惜后来被人借走再没有归还。

有一次在梦里,我还梦到小时候父亲给我们弹琴的画面。那是父亲难得的一次休息日,我们写完了作业,纠缠着父亲带我们出去玩,父亲犹豫了一下,一拍大腿,说就教我们弹琴吧!

父亲从他的那个红木箱子里拿出琴,又从琴弦处把两块小小的拨片取下来,盘腿坐在炕上,让我们都在他身边做好。父亲是军人出身,记忆力他唱的和弹的都是军歌和军乐曲。那一次不一样,后来我才知道,这首曲子很出名的,是《柳堡的故事》中的《九九艳阳天》。

开始我们还小声地叽叽喳喳谈论着,过门一响,便安静下来,等到父亲小声开唱后,我们都瞪大了眼睛。虽然是拨弦,但是悠扬的琴声还是把我们镇住了,每一声琴声都像长了翅膀,又像是无形的针,深深刺进我们小小的心灵。

当音乐和父亲的歌声戛然而止的时候,惊呆的我们都傻了,等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下用父亲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炸营”了,因为无法表达对音乐的爱,以及对父亲的崇拜,我们只能用印第安式的嗷嗷叫和鼓掌来表达了。

从那以后,我也爱上了“弹弹琴”,一有时间就缠着父亲,让他教我弹琴,并且初步认识了哆啦咪发……梦里的父亲,依然是满身的疲惫,微笑的脸庞,琴声是那样的清晰入耳,依然是那样的不知不觉就闯进我的心里。

少年的时候,我用打工赚来的钱买了一把吉他,开启了人生与音乐的故事。一个一个音符地学习,拜访了很多会弹吉他的朋友,几个月下来,居然也能叮叮咚咚地整出一首《小草》来。很多时候,我们会凑在一起,管他是《迟到》还是《红河谷》,大家七嘴八舌地唱着,胡乱拨动着琴弦,散发着少年的狂野。

后来也有不认识的朋友因为弹琴来找我,也因此结交了好多朋友。有一天,我最好的朋友带来了几个陌生人,说他们的六弦琴弹得出类拔萃,让我看看他们的表演。号称第一高手的瘦子接过了我递过去的琴。后来才知道他的名字叫陆大,几年后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加兄弟。

校园歌曲《清晨》,陆大煞有介事地说了一句,就开始了,第一句就把我们笑翻了。“早晨听到公鸡叫”后面跟着应该是两声“哦哦!”可这老兄有些激动,硬是把“哦哦”唱成了“噢噢!”听起来就像“汪汪”一样。这哪里是公鸡叫啊,分明就是看门的阿黄在清晨里大叫。

听琴也跟唱歌一样,年轻的时候,我们喜欢摇滚乐,尽情宣泄尽情摇摆;到现在就喜欢国粹京剧,追求和寻找那种老祖宗传下来的韵味。

我有一个学生,练习古筝大概六七年了。这个学生对古筝有一种特殊的偏爱,不喜欢学习,更不喜欢写作文,也不喜欢现在孩子们喜欢的任何玩具和游戏。我跟她说别的,她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无论我讲的东西有多么精彩有意思,也无法勾起她一丝一毫的兴趣。唯独跟她谈起古筝,那小眼睛闪动着亮晶晶的光芒,脸色微微红润,精神头大的不可限量,不许别人插嘴,自己说的头头是道。

我有幸听过她弹奏古筝,水平基本上接近了成年人。她的父母亲也曾经为此忧虑过,不知道未来她会怎么样。我只好这样说,人这辈子如果能把一件事做好,做到极致,那就是成功的。

由于缺少天分,对于乐器我的确不行。古人都是抚琴,为了营造一种淡雅安详的气氛,可以洗涤心灵,清除杂念,把心灵与琴声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现在我们弹琴听音乐,大多都是为了欢乐,如果能够像古人那样进入一种境界,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那可是求之不得了。

现在我喜欢听琴的声音,也熟知伯牙子期的故事,更明白知音难觅的道理。说起来抚琴绝对不单单是为了娱乐,从年少时欣赏钢琴曲到现在寻找古琴曲,年龄变了,追求肯定也在变。琴棋书画,琴排在第一位,可见它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古人对于琴有“五不弹”,第一,疾风甚雨不弹。疾风声枯,甚雨音拙,所以不弹。    第二,于尘市不弹。尘市喧闹,嘈杂不静,俗气又重,这与琴文化的情趣相违。 第三,对俗子不弹。市井粗俗之人,不解雅趣,不识风情,难体琴道之妙,自然不为知音。第四,不坐不弹。操琴是心意的抒发,自然要求平稳,要求气定神闲,不可有浮躁之气。第五,不衣冠不彈。操琴是心灵艺术。既为心灵之体现,自然要清净洒脱。

古人对于琴的五不弹我深以为然,现在再也不会像年轻时在大街上玩了。我只想在风雨来临之前,在夜深人静之时,在有朋自远方来之后,面带微笑,气定神闲,潇洒自如地来上一曲。

相关文章

  • 附庸风雅之抚琴

    中国人的极致浪漫,十大雅事,抚琴排在最后一位,我却急不可耐地把它抬到了前面。因为我的确喜欢音乐,年轻的时候,喜欢抱...

  • 乱想只宜藏入梦——水木诗社张海峰作品小辑

    张海峰:理工男,祖籍安徽,现居美国加州旧金山,硅谷IT谋生,闲来素喜附庸风雅,不免抚琴弄诗,偶有发表。 七律 加州...

  • 附庸风雅之喝茶

    什么事儿就怕和”文化“沾包儿。露怯倒在其次,被人笑讽为粗野想来谁都不愿——毕竟都识文断字儿,平白无故得了顶没...

  • 附庸风雅之寻香

    被称为中国人极致浪漫的十大雅事,分别是寻香(焚香)、听雨、拾花、品茗、侯月、对弈、赏雪、酌酒、探幽(寻幽)、抚琴。...

  • 附庸风雅之品茗

    “有茶无酒亦风流,慢火烧开不尽愁。半盏品知人世味,一壶煮却日悠悠。”喜欢喝茶,大概是遗传基因所导致的,从小就看着长...

  • 附庸风雅之对弈

    对弈就是下棋,无论是什么棋类。年轻的时候,有段时间曾经沉湎于黑白世界,醉心于千辛万苦寻来的棋谱,四处游荡拜师学艺。...

  • 附庸风雅之酌酒

    北方苦寒爆烈的气候,造就了豪爽的汉子,一旦喝起酒来,往往都是宿醉。这是我最接受不了的,年轻的时候,不胜酒力的我,十...

  • 抚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每一把琴都有一个故事,每一首曲都有一段...

  • 抚琴

    抚琴 文/肖丽苹 一拨纳万境 五弦和心鸣 余音盈梁绕 捉耳闻无生

  • 抚琴

    冬尽入佳景,春风花草喧。 借问东风郎,拂柳舞翩翩。 篱落疏疏处,抚琴付远山。 知音已不在,林鸟各自还。 高山无流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附庸风雅之抚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ng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