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归因理论?什么是错误的归因?错误的归因又给人带来什么影响呢?以及出现这种问题应该怎么做呢?
新知:
1.归因理论是指通过改变人们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改变和调整人的行为的理论。归因理论的常见错误:(1)基本归因错误;(2)自我服务偏见;(3)判断他人时常走捷径—选择性知觉、晕轮效应、对比效应、定型效应、首因效应。
2.自我服务偏见指个体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而每个人的归因倾向是不同的。
3.人慢慢长大以后,会学习用语言来保护自己。
4.踢猫效应是指人的情绪会受到环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
5.人为什么会有错误的归因?这是人性的弱点,是共性。具体的说,大约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人类有一个共同点,一般情况下人不喜欢承担责任。因为承担责任是痛苦的,所以就会把责任推卸给别人。推卸责任很容易,只要生气就行。人只要生气就可以证明自己是无辜的。因此,在推卸责任的同时,也陷入不良情绪当中。
(2)大多数人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找别人的缺点。看人缺点是收赃,看人优点是聚灵。如今社会,收赃的人很多,聚灵的人很少。如果在一张干净的白纸上用笔画上一个小黑点,人们通常只会关注到这个小黑点;如果白纸上有五道题目,其中一道题目是错的,其他四道都是对的,那人们只会关注到这个错题。这就是因为人们会习惯性地看人缺点,不看人优点。
(3)越来越多的人有傲慢的心态。人一旦傲慢起来,他就不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他总会觉得问题出在别人身上。这也是导致错误归因的主要原因。
体会:
(1)今天书里讲的归因理论其实是很普遍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学的研究都有提到。在这里我想分享的是关于傲慢心得话题。傲慢有多种表现形式,最通常的是取得好成绩或感觉自己条件优越而在他人面前显示出来的张扬。我们还要警惕另一种不容易觉察到的傲慢,那就是“觉得自己很能干、很聪明”,甚至是“觉得自己是个好人”。可能有点难理解吧,但事实就是如此。特别是当你经历了委屈的事情的时候,你会想不通别人为什么这样对你,总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啊,为什么会这样?!我也是接近四十岁的时候才明白这个道理的。有果必有因。所以,真正的谦逊必须是真诚而温和的,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善良。
(2)今天我还有一点感受想说出来:从感恩的角度来说,我们生活的环境已经很好了,好到了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医疗条件越来越发达。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总是那么忙、非常忙,忙得都没有时间让自己歇一歇。每天从睁开眼睛起,就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而且是越来越多,越做越多。因为忙,积压了很多的疲惫,导致身体出现不舒服的症状是很普遍的。我们办公室一个年轻的男同事,因为身体不舒服想到医院开点药吃,结果出乎意料的,医生说他必须马上住院治疗,否则很危险。糖尿病、高血压确诊,需要严格控制饮食,终身服药。他才30出头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每一个都触目惊心,而且越来越多。可是,我们的环境却丝毫没有改变,大家隐约里有一种拿命在工作的感觉。一天天,唯有坚持。休息,正常地休息,成为一种奢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