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日更大挑战人民广场
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3-08-06 18:00 被阅读0次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南昌,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南昌八一公园内的东湖,似一块天然巧成的翡翠,嵌在珠光宝气的闹市区之间。

满湖碧水,映衬着百花洲的奇花异草,被誉为“江南一大佳风水池。”

每当夜幕低垂,星月交辉之际,“东湖夜月”的清姿秀色,更是撩人心魄。

东湖,与江水相通,水至清深,鱼胜肥美。

历代无数的文人墨客,都为它的清姿秀色所倾倒。

明代胡俨《东湖夜月》诗云:“月出东海头,澄湖百顷秋。人家灯火静,渔艇钓丝收。云浸金波冷,星摇素练浮。徐亭与苏圃,清景复悠悠。”

月明之夜,乘一叶小舟,泛漾在湖水上,静静地欣赏皎洁的月夜景色,那种感受真有表里澄澈,尘心一洗的仙游之感。

词风豪放的辛弃疾,也常留恋于东湖的美景,在此留连小憩,寻觅诗情,写下许多动人的词章:

“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明朝放我东归去,后夜相思月满船。 ”

看这绿水的江河,像带子萦回弯曲,荷花叶子,圆圆点点的像青钱,布满了池塘。东湖里的春水,碧绿清澈,与湛兰的青天连一起。

明天早晨我就要放棹东归去了,后夜月光满船的时候,正是我孤独的一个人在思念你们的时候。

这是淳熙五年,即公元1178年的春天,时年三十九岁的辛弃疾,被朝廷召回,准备离开豫章。

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朋友们为他践行,临别之际,辛弃疾感慨万千,遂写下这首词。

三十九岁,正值青春壮年,正是踌躇满志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最好时期。

然而,在辛弃疾当年“旌旗拥万夫”归来时,南宋统治者立即解除了他的武装,并将其部下的万余义军当作流民疏散安置到推南各州县。

此后,他再没有机会担任军事工作,只能滞留在地方官(偶尔也作京官)的位置上。

这一年,距离他南归已有二十年,然而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得过且过,北伐的希望遥遥无期。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历楚山川。”辛弃疾从淳熙三年到五年的短短二年时间内,先后被调动四次,匆匆来往于今江西、湖北等地,简直疲于奔命,来不及有所建树。

想起这些,他不能不感到南宋统治者对他这样一个赤心来归的爱国者的防备和猜忌,这也令他感到特别痛苦和不满。

然,力主北伐的辛弃疾又经常受到主和派的排挤和打击。

两年之内,他走马灯似的调迁,既无法实现其“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壮志,又苦于宦海风波的险恶。

心情本已十分抑郁,眼前又值与友人别离之际,更觉难以为怀,故有“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之句,姑且对景痛饮以遣离愁而已。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历楚山川。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明朝放我东归去,后夜相思月满船。
——南宋 • 辛弃疾

赏析

这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这首词感情真实,造语质朴。换头三句,承“风月”而来。春光明媚,翠色扑人,无奈分襟在即,则此乐景又反使人增加惜别之情。

此词与《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作于同一时期,其主旨相近,但又侧重于抒发别情和对被频频调动的不满。

同时因为是用小令写作,风格也特别含蓄蕴藉,体势既整伤又流美。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历楚山川。
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词上片的意思是,我们的团聚与分散太匆促了,但这不是偶然的,我在这两年里调动了四次,几乎走遍了楚地的山山水水,都是被他们捉弄的。

让我们开怀喝个痛快,借酒来酬谢这里的风月景色和友人们的关怀吧!不要把离别的歌曲谱在管弦里唱出来,叫我听见伤心。

上片起首二句,借聚散兴感,直中藏曲,吐露自己对于被频繁调动的牢骚不满情绪。

作者从淳熙三年到五年的短短二年时间内,先后被调动四次,匆匆来往于今江西、湖北等地,简直疲于奔命,来不及有所建树。

对此,作者以一切“二年遍历楚山川”作出形象的概括。作者被频繁调动的原因是未加明说,只以“不偶然”来点出隐情,更耐人寻味。

“不偶然”,就是必然,作者已经体会出了被频频调动的必然性。

迫思以往经历,作者不能不想起,在作者当年“旌旗拥万夫”来归时,南宋统治者立即解除了作者的武装,而已将作者部下的万余义军当作流民疏散安置到推南各州县。

作者也不能不想起,此后作者一直没机会担任军事工作,只能滞留在地方官(偶尔也作京官)的位置上,而且常被调来调去,难以安顿和筹划建树。

想起这些,作者不能不感到南宋统治者对作者这样一个赤心来归的爱国者的防备和猜忌,也令作者感到特别痛苦和不满。

词人曾经自呼为“江南游子”,曾经叹息过只能醉吟风月,曾经以酒消愁,都是为此。因此,这里的“不偶然”一语,包含无限悲愤。

下两句,忽然一转,转到饯别的宴会上来,写作者只愿意和朋友一起为了美丽的风光而畅饮,而不愿让离别的歌曲深化作者的别离之愁。

这在章法上,是切合题面。而细味其意,其中仍含着无计可施、只得自我排遣的愁情。意脉似断未断。

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
明朝放我东归去,后夜相思月满船。

词下片的意思是,看这绿水的江河,像带子萦回弯曲,荷花叶子,圆圆点点的像青钱,布满了池塘。东湖里的春水,碧绿清澈,与湛兰的青天连一起。

明天早晨我就要放棹东归去了,后夜月光满船的时候,正是我孤独的一个人在思念你们的时候。

下片起句,承上文的“酬风月”而来,写饯别处的东湖美景如画,实是表达对于豫章的依依眷恋之情。

“绿带”“青钱”用以状流水、荷叶之貌,涉笔成趣;“萦”字、“点”字,赋活了景物,而又似信手拈来。

“春水碧连天”,以夸张的笔触,显示出作者对于此地风光的无比喜爱之情。

结尾两句,想象别后殷切思念朋友的情境,妙在情景交融。

尤其是“后夜相思月满船”之语,写境不隔,写情浓郁,简直是妙手偶得的佳句。

全词篇幅虽短,但能将身世之感和离别之情置于一处抒写,并照顾到景物的衬托,也颇见作者的艺术匠心。

起韵借聚兴感,直中藏曲,吐露作者对于被频繁调动的牢骚不满情绪。

备注 :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 鹧鸪天.聚散匆匆不偶然

    【宋朝,辛弃疾】 聚散匆匆不偶然, 二年遍历楚山川。 但将痛饮酬风月, 莫放离歌入管弦。 萦绿带,点青钱, 东湖春...

  • 辛弃疾《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赏析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历楚山川。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明朝放我东归去,後...

  • 青绿碧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宋代:辛弃疾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历楚山川。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萦绿...

  • 鹧鸪天

    写在“姐妹群”欢聚一堂 鹧鸪天 分散经年鲁津间, 黄河东去海河喧。 但将韶华酬风雨, 莫放离歌入管弦。 从别...

  • 六月三十日会诸友作

    阔别重见已经年,大竹林边聚群贤 莫负西斜云霞满,但将痛饮风月前 情欢畅叙吟诗赋,影醉怀抒展笑颜 何如话尽无限事,城...

  • 七《感怀》

    一叶轻舟万里回, 管弦呕哑莫贪杯。 如云胜友谈风月, 极乐幽情忆旧恢。

  • 并不孤独的孤独者

    并不孤独的孤独者 常备新茶会老友,只温旧酒宴宾朋。 但将风月酬知己,莫使闲言乱我心。

  • 风月偷闲奏管弦

    风月偷闲奏管弦,一堤杨柳醉如烟 芰荷带露微含笑,十里清香入梦田

  • 稼翁对句:诗酒结缘风月曲

    出句:诗酒结缘风月曲 对句:管弦沉醉别离词

  •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文/梅宇峰 忆江湖长路放形骸,慨歌又当年。奈南柯梦醒,光阴易逝,白发三千。多少未酬壮志,都入酒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kwpdtx.html